大S去世五個月后,女兒汪希玥被網友拍到和汪小菲現任妻子馬筱梅一起逛街,兩人有說有笑,甚至挽著手走。
馬筱梅給姐弟倆做早餐、維護孩子輿論形象,汪小菲和馬筱梅公開場合一家三口吃飯的畫面常出現,網友分兩派,有人覺得孩子忘本,有人認為這是正常相處。
為何如此輕易地給一個孩子定了罪?
網友把“忘本”、“背叛”——最鋒利的詞語,都毫不留情地砸向了這個還在懵懂中的小女孩,人們瘋了似的翻出大S生前對女兒的種種寵溺,那些“只有小玥兒能讓我妥協”的誓言,曾是母愛最光輝的樣本。
可如今,女兒一個強烈的變化,那挽在一起的手,那同款的發夾,在許多人眼中,不啻于對逝去母愛的一場公開嘲諷,怎么能這么快?怎么可以這么親?
這份憤怒的背后,是大S與汪小菲那場人盡皆知的離婚大戰,現如今連女兒也“倒戈”相向,這種強烈的戲劇性反差,讓看客們積壓的情緒找到了一個宣泄口,孩子,成了最順手的靶子。
十一歲的世界里,沒有那么多大人的恩怨情仇
我們忘了,汪希玥才十一歲,在成年人眼中驚天動地的愛恨糾葛、財產分割、輿論戰爭,于一個孩子而言,可能遠不如一頓熱騰騰的早餐來得真切。
愛不是一份掛在墻上的遺囑,而是睡前掖好的被角,是傷心時一個溫暖的擁抱,母親在時,她與父親的相處本就有限,母親驟然離去,更是在她心上撕開了一個巨大而冰冷的缺口。
她需要填補,這是一種近乎求生的本能,馬筱梅恰好出現在這個時刻,她沒有擺出“新媽媽”的架子,強行要取代誰,有報道說,她會清早起來給姐弟倆做飯,會陪著小玥兒逛街聊天,會在鏡頭前下意識地護住孩子。
這些點滴的善意,是一個孩子能最直接感受到的溫度,在她的世界里,邏輯簡單得可愛:誰對我好,我就靠近誰,這種靠近,不是對生母記憶的清除,而是在廢墟之上,努力抓住一根能讓她站穩的藤蔓。,
我們心疼的,真的是那個孩子嗎?
說到底,許多人難以接受的,并非一個孩子親近繼母這件事本身,他們真正耿耿于懷的,是那場轟轟烈烈的婚姻鬧劇,竟以如此“不公平”的方式落幕,他們曾在那場紛爭中各自站隊,投入了真情實感,仿佛自己也是劇中人。
大S的離去,讓這部劇戛然而止,留下了一個充滿遺憾和意難平的結局,觀眾們還沒來得及消化悲傷,另一位主角汪小菲,卻已經開啟了人生新篇章,春風得意。
這不符合他們心中“善惡有報”、“情深不負”的劇本,于是,汪希玥與繼母的親近,就成了那個最刺眼的“劇情bug”,人們借著對孩子的“心疼”和“指責”,宣泄著對汪小菲“薄情”的憤怒,以及對命運無常的唏噓。
這喧囂的背后,藏著太多成年人自己未曾消解的情緒和執念,與其說是為孩子鳴不平,不如說是在祭奠自己心中那份對“圓滿”的幻想。
一場未完的戲,換了主角
汪小菲和大S的故事,是一出現代愛情的速朽樣本,從四十九天閃婚的電光石火,到后來因異地、性格、價值觀差異而導致的千瘡百孔,最終在輿論場上撕扯得面目全非,那些爭吵,是愛過的余燼,也是緣盡的狼藉。
而如今,汪小菲與馬筱梅的相處模式,卻呈現出一種截然不同的穩定感,他不再是那個情緒失控的“闖禍者”,馬筱梅也被外界視為那個能將他后方打理妥帖,甚至助他事業的“賢內助”。
這或許不是汪小菲變了,而只是他找到了一個更合拍的對手演員,這場新戲里,沒有那么多拉扯與消耗,更多的是經營與扶持。
一個家庭回歸了它應有的平靜與秩序,而這種秩序感,恰恰是一個剛剛經歷過家庭破碎和喪母之痛的孩子,最渴望的安全感來源。
別用大人的賬本,去清算一個孩子的眼淚
輿論希望孩子能做什么?是讓她對繼母永遠保持距離,用一臉“芥蒂”來證明對生母的忠誠?還是讓她小小年紀就背負起“仇恨”的包袱,在每一個家庭溫馨的瞬間,提醒自己這是對母親的“背叛”?
這太殘忍了,一個孩子,在痛失至親后,最需要的不是被推上道德的審判席,而是被溫柔地接住,她需要的,是一個能繼續給她梳頭、陪她寫作業、聽她講心事的“媽媽”角色,這個角色由誰來扮演,血緣真的那么重要嗎?
如果大S泉下有知,她會希望看到女兒被過去的恩怨捆綁,活成一座移動的貞節牌坊嗎?想必不會,她只會希望女兒能被好好愛著,在一個安穩的環境里,健康、快樂地長大。
日子終究是活人過的,當我們在鍵盤上為逝者討伐時,那個活著的孩子,可能只是想在現實里,找一個能讓她安心的懷抱。
其實站在小玥兒的角度想想,她和馬筱梅親近或許不難理解,對于一個 11 歲的孩子來說,母親的離開本就是巨大的創傷,她需要的是陪伴與溫暖,而不是 “仇恨” 綁架。
馬筱梅若能給予她真誠的關心,孩子自然會用天真的態度回應 ,孩子的世界很簡單,誰對她好,她就愿意靠近誰。
再者,網友用成人世界的恩怨去要求一個孩子 “記仇”,本身就有些苛刻,大 s 若泉下有知,想必也不愿看到女兒活在過去的矛盾里,而是希望她能在安穩的環境中成長。
結語
小玥兒與馬筱梅的親近,與其說是 “忘本”,不如說是孩子在創傷中本能地尋找溫暖,成年人的恩怨不該轉嫁到孩子身上,比起用道德綁架批判她,或許更該慶幸她沒有被困在悲傷里,還能在新的關系里感受到善意與陪伴。
馬筱梅雖然是后媽,但她一直努力陪伴孩子,孩子的家長會都是她參加,小玥兒的生日宴馬筱梅還邀請了小玥兒的全班同學,陪伴、理解馬筱梅都做到了,也難怪兩個孩子都依賴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