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佳音是救過內娛的命嗎?”
頻繁出現在各類影視劇,熟悉的皺眉表演方式,相似的角色形象數不勝數。
網上到處都可以看到“怎么哪兒都是雷佳音”的抱怨。
曾經對他演技的稱贊似乎被“看膩了”的厭煩情緒所取代。
就在社交網站上抵制他的聲音響起,不少人指責“雷佳音資源咖”后。
官媒的銳評如同一把利劍,犀利地剖析了背后的緣由,句句說到觀眾的心坎上。
“資源咖”的養成路
從眾星云集的《長安的荔枝》,到大咖互飆演技的《醬園弄》。
核心主演雷佳音的表現,招來了不小的爭議。
在各個社交平臺上打出“雷佳音”的名字,你能得到非常接近的前排聯想詞。
首先映入眼簾的一個問題就是:
“雷佳音的資源為什么這么好?”
其實,雷佳音的演員成名之路,一路走來并不是暢通無阻。
剛進演藝圈那些年,甚至可以用“點背”來形容他。
他畢業于上海戲劇學院,與胡歌是師兄弟,鄭愷、陳赫、杜江是他的同班同學。
本想著自己憑借扎實的演技,起碼能與昔日同學“打成平手”。
現實卻像一記耳光,狠狠甩在了他的臉上。
話劇、電視劇、電影統統嘗試個遍,甚至連喜劇“扮丑”也試了。
可仍舊是圈內不溫不火的存在。
連佟麗婭都感嘆,“他是挺點背的......”
面對著同行們一個接一個的往上爬,雷佳音始終憋著一股勁兒。
終于,他磨煉演技,扎實基本功,總算憑借《黃金大劫案》拿下了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最佳新銳男演員獎等多個獎項。
相當于打響了發光發熱的第一炮!
2017年,《我的前半生》的播出改變了雷佳音的人生軌跡。
“前夫哥”的頭銜讓他迅速走紅,終于在漫長的蟄伏中一夜爆紅。
從那開始,觀眾真正開始“記住”雷佳音,一個專門走“窩囊”路線的男藝人。
名氣越來越大,找來拍戲的邀約自然忙碌不斷。
《長安十二時辰》里的張小敬,《人世間》中周家老二周秉昆,《第二十條》里的檢察官等等。
《熱辣滾燙》和《滿江紅》,雷佳音均有大篇幅的戲份。
只要是影視大制作,十有八九會有雷佳音的身影。
數量多,質量大差不差,雷佳音憑借多部影視作品,手握飛天獎、白玉蘭獎等多個獎杯,早已是各大獎項的常客。
拿到“影帝”稱號的雷佳音,不僅等來了獎杯無數,也等來了觀眾的稱贊和掌聲。
他已經成了觀眾心目中炙手可熱的實力派演員。
沒他作品過不了審
然而,名利是一個回旋鏢,會不定時扎回到自己身上。
如今被全網抵制“角色同質化”的雷佳音,似乎嘗到了回旋鏢的滋味。
如今,當觀眾頻繁在各類影視劇中看到他那熟悉的面容和相似的角色形象時,輿論的風向卻悄然發生了轉變。
有觀眾發出質疑的聲音,認為雷佳音“產量高”,但每一個角色生氣或者憤怒的情緒表達方式,都大同小異。
比如《長安的荔枝》和《醬園弄》里出演的角色,都是一位處處受挫、滿是無奈的“窩囊” 中年男人。
雖然兩人的時代背景并不一樣,遭遇的苦難也不同,卻令人很難分辨。
微駝的背、下垂的眼角,還有似有若無的嘆息聲。
甚至有網友提出,給雷佳音多部影片的片段混剪到一起,壓根區分不出來。
個個都是“窩囊”賽道的天選角色!
不僅如此,接下去待播的十幾部作品中我們都將看到他的身影。
總而言之,導演們似乎商量好了一樣,好像有雷佳音,就有了票房和收視的保障一樣。
近日姜文導演的新作《你行!你上!》中,雷佳音仍然在宣傳海報的C位!馮小剛導演的《抓特務》中,他也是核心主演人物。
本以為會像以往一樣,收獲大批粉絲的追捧。
卻沒想到鋪天蓋地的質疑聲已經遮掩不住,評論區被“厭煩雷佳音”一類充滿反感的負面評價刷屏。
甚至有網友毒舌評論,“沒他作品過不了審?”
這么看,廣大觀眾有點“審美疲勞”也很正常,市場瞬息萬變,導演也想不到雷佳音有“登高跌重”的一天。
但雷佳音的“人設復讀機”也并非個例。
這些年來,只要張譯一出場,大家就知道誰是本劇最正義的警察。
黃磊一出場,大家就知道誰是本劇最知心的大叔。
王耀慶一出場,大家就知道誰是本劇最有錢的總裁......
所以,讓觀眾“煩”了的從來不是雷佳音,而是越來越缺乏新鮮感,趨向同質化的影視作品。
官媒銳評雷佳音遭抵制
面對廣大網友的呼聲,官媒對雷佳音遭抵制這件事表達了看法。
《揚子晚報》提出,雷佳音“角色同質化”的困境,針對的并不是他一人,而是整個影視市場。
“套路前幾次是好用,用多了是會讓人厭倦的。”
實際上,張藝謀、馮小剛等多位導演也討論過,為什么會選擇用雷佳音來當核心主演。
“可塑性強”和“很好合作”是雷佳音的主要優勢。
另外,導演們也透露過,大咖與大腕的合作,挺難的,會讓導演撓頭。
所以導演選人面臨“選項其實不多”的狀況。
“市場、資本和業內都認他。”
仿佛雷佳音是 “市場驗證過的安全牌”一樣令人放心,使人安心!
這些種種因素綜合起來,恐怕就是雷佳音“頻繁刷臉影視劇”的結果了。
任誰也沒有想到,備受信賴的雷佳音,如今會遭受觀眾的厭棄,而走上跌落神壇之路。
在當前觀眾已然出現抵制情緒的情況下。
如何調整策略,突破固有形象,是雷佳音亟待解決的問題。
言辭犀利沒有維護,句句說到觀眾心坎上。
期待影視圈可以挖掘更多有潛力的新人,讓影視市場重煥生機,而非在“套路化”的泥沼中越陷越深。
結語:
“雷佳音”們被長期限制在一個“舒適圈”內,不斷重復自我。
這件事給市場提了個醒,整個市場所能提供的作品類型和風格相對有限,會導致觀眾的審美疲勞。
當務之急是如何打破這個讓影視創作被套路化、人物形象被固化的行業閉環。
否則,“煩”了的觀眾終有一天會有其他的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