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東系指河北省東北部地區,包括通縣、順義、懷柔、密云、昌平、平谷、三河、香河、薊縣、寶坻、寧河、興隆、遵化、玉田、豐潤(含今豐南)、灤縣(含今灤南)、遷安(含今遷西)、樂亭、昌黎、盧龍、青龍、撫寧以及今唐海等30多個市、縣,當時舊行政區劃為22個縣。
冀東是連接東北與華北的咽喉地帶,日軍占領東北后,又占領了冀東,并扶植漢奸殷汝耕在通縣成立了偽“冀東防共自治政府”。1937年8月,這個傀儡“政府”搬來唐山,次年1月明令唐山改鎮為市。日軍利用這個傀儡政權把冀東變成他們吞并全中國的軍事跳板和前進基地。
劉少奇
時任中共北方局書記的劉少奇認為,冀東不同于華北的其他地區,是一個戰略要地,又是交通要道,受敵人的多年統治,冀東人民不堪忍受敵偽政權的奴役,有強烈的抗日要求。他按照中共洛川會議上毛澤東提出的“紅軍可以部于敵后冀東,以霧靈山為根據地進行游擊戰爭”的戰略計劃,積極指導9月間八路軍東渡黃河,開赴華北前線作戰的各項工作。劉少奇意識到華北有全部淪陷的危險。
平津失陷前后,中央和北方局就曾醞釀在乎綏、平津以東地區著手組織建立抗日義勇軍,準備進行艱苦的游擊戰爭。洛川會議后,為適應戰爭的需要,將中共河北省委一分為二,一個是平漢線省委,機關駐石家莊,一個是敵后河北省委,機關駐天津,這個期間,劉少奇領導北方局認真討論了華北游擊戰爭問題,他決定在冀東迅速發動抗日武裝起義配合全國的抗戰,堅持游擊戰爭,并把冀東(平津在內)劃為華北九個游擊戰略區之一。
為實現這一戰略目標,劉少奇于1937年9月底寫信給河北省委,要求不失時機地抓緊準備冀東抗日武裝起義,信中強調,黨的工作重點要放在農村,動員干部和黨員去農村,并盡量去平津周圍的農村,宣傳黨的抗日主張,準備發動冀東游擊戰爭,配合八路軍建立以燕山山脈為中心的抗日根據地,劉少奇把當時擔任敵后河北省委書記的李運昌調回冀東,任冀熱邊特委書記,著手組織發動冀東抗日暴動和抗日游擊戰爭,省委書記一職由馬輝之接任,吳德任組織部長,姚依林任宣傳部長兼省委秘書長,林鐵任軍事部長。按照劉少奇的決策,李運昌速回到冀東做冀東抗日起義的準備工作。這些決策充分體現出劉少奇發動冀東抗日暴動的不失時機性。
為配合冀東抗日大暴動,毛澤東于1938年2月初,電示八路軍總部和晉察冀軍區。具體做好組織部隊挺進冀東的準備,3月6日,朱德、彭德懷指示八路軍一一五師鄧華支隊由平西向懷柔、順義、延慶、昌平一帶發展,造成深入冀東的有利條件。4月1日,八路軍總部又令八路軍一二○師宋時輪支隊與鄧華支隊接近。4月20日,劉少奇和毛澤東、張聞天又在《關于鞏固與擴大晉察冀根據地指示》中提出,晉察冀軍區可分出一部分兵力“向冀東、熱邊發展”。5月1日,劉少奇又電示聶榮臻,要求晉察冀軍區立即派出部隊,堅持在冀東創立根據地,根據這些指示,5月底宋時輪和鄧華兩個支隊在宛于縣會合,整編為八路軍第四縱隊,宋時輪任司令員,鄧華任政委,隨即挺進冀東。
劉少奇認為在冀東發動游擊戰爭的任務是艱巨的,必須有充分的準備才能行動。所以他指示河北省委,“應集中力量去加強與布置冀東工作”,根據劉少奇的指示,河北省委專門進行了深入研究,決定從北平、天津等大城市動員共產黨員、青年學生到冀東農村發動群眾,舉辦游擊隊干部訓練班,把經過培訓的骨干分派到冀東第一線,隨后派唐山黨工委書記周文彬等去開灤煤礦發動礦工,支援冀東游擊戰爭。北方局還派參加過長征的老紅軍、原紅四方面軍的團政委李潤民、營長孔慶同等到冀東參加暴動的軍事指揮工作,這期間,劉少奇還從冀東抽調幾十名黨員干部去晉察冀邊區學習游擊戰爭。
為取得暴動的勝利,不斷擴大抗日力量,劉少奇要求在組織下層群眾斗爭的同時,積極開展上層統一戰線工作,爭取冀東各種抗日力量,應與各方面協商組織一個能包括各武裝部隊、政權機關與群眾團體在內的機構,領導一切抗日事宜,省委根據這一指示精神,1937年9月將抗戰前夕成立的“華北各界抗日救國聯合會”改稱為“華北人民武裝自衛委員會”,簡稱“自衛會”,向國民政府備案而取得合法地位,后又組織了冀東分會,主任由中共冀熱遼特委書記李運昌擔任。我黨通過這個組織去聯系各個黨派和各種武裝力量,推動其上層分子抗日。
冀東分會請馮玉祥舊部洪麟閣、河北工學院著名教授楊十三等參加自衛會的領導工作,各縣也建立了分會,劉少奇指示對地方民團要注意爭取、教育和改造,以擴大我們的抗日武裝力量,經過工作,地方民團和保安隊頭目高志遠、陳宇寰等倒戈抗日,1937年12月,自衛會冀東分會在灤縣召開了京東10縣抗日人民代表會議,決定立即組織游擊隊,開展游擊戰爭,1938年5月,自衛會在天津開會,決定組建冀東抗日聯軍司令部,任命民主人士高志遠為司令,任命國民黨人洪麟閣、共產黨人李運昌為副司令,統一指揮抗日暴動隊伍。
1938年3月中旬,劉少奇奉命從華北抗日前線返回延安后,仍繼續指導北方局的工作。4月間,劉少奇急電敵后河北省委,命馬輝之到延安匯報冀東暴動的準備工作。5月下旬馬輝之到達延安,匯報會由張聞天主持,劉少奇和張浩參加,劉少奇在聽取匯報中講了以下意見一是起義的準備是好的,但冀東是一個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的地區,敵人是決不會輕易放棄的;二是中央已派鄧華、宋時輪率部隊挺進冀東,起義的時間要以八路軍到達的時間為準;三是起義后,河北省委撤銷,馬輝之、姚依林到根據地去。要以八路軍為主。堅持冀東抗日游擊戰爭,建立以燕山山脈為中心的抗日根據地,并在根據地建立我黨領導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民主政權,會后,劉少奇要馬輝之盡快返回河北,貫徹中央指示。
暴動前夕,劉少奇反復強調“冀東游擊戰爭的發動應取得晉察冀邊區八路軍的直接幫助”,根據劉少奇的這個指示,河北省委曾派華北自衛會黨團書記李楚離去阜平向晉察冀軍區匯報冀東群眾發動的情況,時任軍區司令員的聶榮臻請李楚離轉告省委,晉察冀軍區已令鄧華率部抵平西活動并準備挺進冀東,配合地方武裝發動暴動,河北省委可派人去同鄧華商量東進計劃和武裝起義的問題。4月間,河北省委又派李楚離找鄧華商定,在主力挺進冀東的時候,冀東舉行抗日武裝起義,計劃很快得到劉少奇的批準。
6月21日,八路軍第四縱隊到達薊縣,同一天,中央給河北省委發出《關于動員冀東人民配合宋時輪、鄧華部隊作戰的指示》,要求冀東黨組織和廣大群眾及一切地方武裝援助宋、鄧部隊,配合作戰,6月下旬,華北自衛會冀東分會在豐潤縣田家灣子召開會議,通過了河北省委提出的起義行動綱領,并確定7月16日為武裝起義的日期,但6月底日偽獲知了暴動計劃,開始收繳散落在民間的槍支彈藥,迫于形勢,暴動不得不提前舉行,7月6日,由共產黨領導的300多名抗日骨干在灤縣港北率先宣布起義,打響了暴動第一槍,隨后豐潤巖口、薊縣,三河邦均、遵化地北頭等地相繼起義。
7月18日,開灤礦工在周文彬、節振國的領導下舉行武裝暴動,抗日怒潮很快席卷冀東22個縣和開灤礦區,直接參戰20方人,其中有10萬人的武裝力量,起義隊伍先后攻克了9座縣城和幾十個集鎮,共組建了11個縣級抗日民主政權,敵占區的鐵路交通、通訊線路也被毀壞。群眾抗日熱情空前高漲,冀東大地燃起了抗日武裝起義的烽火,暴動后的中心地帶在冀東的灤縣、豐潤、玉田、遷安、薊縣等,參加暴動和暴動波及到的還有興隆、盧龍、撫寧、寶坻、寧河、三河、干谷、密云、順義、香河、通縣、青龍、武清等縣和開灤礦區,這次暴動有工、農基本群眾,各階層愛國人士和各黨派武裝力量參加,可稱為冀東全民抗日大檢閱,是敵后戰場的偉大壯舉。
據統計,這次暴動共殲滅日偽有生力量3000多人,牽制日軍10000多人、偽軍近30000人。同時,在戰略上形成了防御作戰中局部突擊進攻的態勢,遲滯了日軍速戰速決的戰略企圖,為支援全國抗戰、迎接戰略相持階段,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各種媒體在8月份數日內連續報道冀東暴動的情況,冀東抗日暴動的消息很快傳遍全世界,不但擴大了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武裝力量在國際上的影響,還在客觀上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起到了鼓舞各國人民抗日士氣的作用。
暴動后,日軍立即從關外增兵到冀東,在昌平、順義、通縣、密云、三河一線完成包圍計劃,企圖以其優勢兵力壓迫我軍和暴動起義隊伍于薊縣北部聚殲,這時,劉少奇全力關注著冀東暴動的每一步行動。7月8日,劉少奇和毛澤東對起義部隊的行動方向作了具體指示一是冀東我軍更須用更敏捷的行動,向敵人力量較弱、我黨力量較強的遷安、遵化、盧龍地區擴大活動;二是多派小部隊破壞北寧、干輸等交通線及通訊聯絡:三是在長城口外建立根據地,必須將長城各口放在我們內外控制之下,粉碎敵人的聚殲計劃;四是平西部隊配合行動,以牽制北平日軍,使其不能向冀東轉移。
劉少奇和毛澤東于7月8日聯合打電報給聶榮臻、彭真,通報了冀東抗日暴動及冀東游擊隊活動的情況,對冀熱邊工作提出要求,晉察冀軍區速令宋、鄧部隊向起義地區活動,以便幫助和配合起義部隊作戰。
8月6日,劉少奇又電報指示八路軍第四縱隊,應先在薊縣、平谷、密云一帶加緊工作,創立根據地,然后再逐漸向東南伸展。
8月15日,劉少奇發出《關于速令宋時輪,鄧華派部隊和干部去冀東致聶榮臻、彭真電》,按照這些指示,八路軍第四縱隊宋時輪一部在薊縣、平谷、密云一帶活動,與西部起義隊伍會合,鄧華率部向東伸展到遵化、豐潤、遷安等地,8月中旬,八路軍四縱隊在遵化縣鐵廠鎮與冀東抗日聯軍勝利會師,然后召開聯席會議,決定成立冀察熱寧軍區和冀察熱寧邊區行政委員會,公舉宋時輪為軍區司令員。統一了軍事指揮和政權領導,使暴動達到了鼎盛時期,中共冀熱邊區委員會對暴動所取得的重大勝利向上級報捷。
中共中央和中共北方局得到冀東暴動勝利的消息后。于9月1日專門發出電報祝賀勝利,電文指出:
“中共中央與中共北方局今以十萬分的高興,慶祝抗日聯軍反日反漢奸起義的勝利及與八路軍縱隊的匯合,并向在起義中在前線上死難的烈士及其家屬,致以崇高的敬禮!由于冀東國共兩黨同志及無黨派抗日志士的合作,抗日聯軍與八路縱隊的勝利,已給日寇以嚴重的打擊,摧毀了冀東漢奸政權,發動了廣大的民眾,配合了全國的抗戰,我們相信這一支在抗戰中新進、生長、壯大起來的生力軍,定能在冀東各黨派各領袖的合作與正確領導下繼續勝利,創造冀熱邊新的抗日根據地,長期堅持抗戰。給日寇的野蠻侵略以更嚴重的打擊,收復冀東,望你們繼續鞏固團結,集中注意力打破敵人對你們的進攻,擴大與鞏固部隊,武裝與組織民眾,建立冀東抗日政權,肅清漢奸,擴大與鞏固你們的勝利,為驅逐日寇,建立獨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國而奮斗到底。”
為鞏固暴動的勝利成果,9月10日,劉少奇和毛澤東、朱德、王稼祥致電聶榮臻并宋時輪、鄧華。電文指出為了使冀東游擊隊迅速正規化,并轉變為八路軍作風起見,宋、鄧部隊似應以團營為單位,分散到各區與各游擊隊合編作為基干,各分區正、副司令亦應以八路軍干部及當地干部共同擔任為好,其目的是堅持游擊戰,開辟根據地,站穩腳跟。
9月中旬,傳來日偽軍將要“圍剿”冀東暴動隊伍的消息,有的領導人認為現有暴動隊伍的力量不能應付敵人的進攻,主張向平西撤退,劉少奇和北方局已察覺部隊西撤的意圖后,連續下達指示,強調在冀熱邊區創造抗日根據地有極重要的戰略意義。并且深刻指出,只要八路軍與地方黨團結一致,和地方游擊隊緊密合作,并執行正確的政策與戰略戰術,創造冀熱邊根據地是完全可能的,9月26日,劉少奇與毛澤東、朱德、彭德懷聯名發出指示,著重強調必須以高度的革命精神去克服困難,創建冀熱察根據地。
10月初,八路軍第四縱隊和抗日聯軍的負責人在豐潤縣九間房村召開會議,作出了西撤的決定,劉少奇電示“冀東同志應堅持游擊戰爭,并進行創立根據地”,明確提出不讓部隊全部西撒,“只有到萬不得已時才可率主力向白河以西轉移”,實踐證明這些指示是及時的、正確的,伹少數領導人認為冀東的形勢已經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候,所以決定西撤,10月17日,劉少奇急電河北省委,明確指出“不同意總退卻”,劉少奇還指出:“冀東游擊隊四五萬人一起西退,是很不妥的計劃”。但收到這個指示時,部隊已大部西退,結果在西撤途中遭受到了重大損失,轟轟烈烈的冀東暴動受到挫折。盡管如此,冀東抗日暴動在冀東平原播下了抗日游擊戰爭的火種,為以后開創冀熱遼抗日根據地做出了重要貢獻。
1939年2月,冀東暴動隊伍在平西經過整頓,正式組建了冀熱察挺進軍,蕭克任司令員,統一指揮冀東、干西、平北地區的抗日游擊戰爭,經過長期的艱苦努力,終于實現了劉少奇和中央所期望的目標,創建了冀熱遼抗日根據地。這個根據地,不但成為全國19個主要抗日根據地之一,還成為日軍投降后收復東北的前進基地。
1939年,姚依林寫的《一年來的冀東游擊戰爭》一文指出“1938年冀東抗日武裝大暴動是抗戰以來全國各地所僅有的大規模的人民武裝斗爭”。1943年3月,劉少奇在《六年華北華中工作經驗的報告》中指出,冀東暴動是真正地發動了幾十萬群眾來進行反對日寇漢奸的武裝斗爭,這是一次很值得研究的人民抗日大起義,他還指出,這次起義之所以遭受挫折,首先是因為敵人對起義人民很快實行了嚴重的進攻,其次是八路軍主力部隊和起義武裝向西撤退,在長途行軍中及敵人的打擊下大部漬散,第三是冀東黨對起義后堅持艱苦斗爭的準備不夠,有依賴八路軍主力的思想,當主力退出冀東后就失去了堅持斗爭的信心。這是劉少奇對冀東暴動的全面概括和客觀總結。
冀東抗日暴動的勝利,是我國革命史上的光輝篇章,其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一是堅持黨的領導。劉少奇作出冀東抗日暴動的決策之后,首先調整了冀東地方黨的組織機構,其次是派出大批干部趕赴冀東,籌劃暴動的各項工作,暴動中,所有共產黨員都作為骨干參加了抗日聯軍,擔當了一線指揮領導,而且隊伍不斷發展壯大。
二是在愛國主義旗幟下凝聚強大的力量,大暴動有20多萬人參加,主要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黨的統一戰線政策發揮了重要作用,在組織發動階段,劉少奇指示共產黨人深入到各行各業,開展了耐心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不少共產黨員打人民團、偽警察所、警備隊,秘密規勸他們配合抗日行動,通過這些工作,不但解決了暴動所需要的武器裝備,還動搖了日偽統治的根基,壯大了革命力量。
三是嚴格執行群眾路線。群眾路線是我黨的生命線,劉少奇反復強調共產黨人和八路軍將士嚴格執行,因此贏得了人民群眾的信賴。這一點就連日軍也不得不承認,日軍憲兵隊隊長對冀熱邊區的活動曾這樣描述:“當共產軍襲來時,(老百姓)無絲毫避難的樣子,遇到國軍,滿軍討伐隊轉移宿營時,幾乎全避難去了。”在艱苦的歲月里,冀東軍民空前團結感人至深的事例舉不勝舉,這都是劉少奇正確指揮冀東抗日大暴動的具體體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