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新聞網報道,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美取消相關對華經貿限制措施情況表示:中美倫敦經貿會談后,雙方于近期確認了落實兩國元首6月5日通話重要共識和鞏固日內瓦經貿會談成果的具體細節。目前,雙方團隊正在加緊落實倫敦框架有關成果。中方正依法依規審批符合條件的管制物項出口許可申請。美方也采取相應行動,取消對華采取的一系列限制性措施,有關情況已向中方作了通報。倫敦框架來之不易,對話合作才是正道,訛詐脅迫沒有出路。
據悉,美國政府日前向美國兩大乙烷生產和出口商Enterprise Products Partners 和Energy Transfer致函,撤銷了幾周前實施的一項限制性許可要求,為恢復對華乙烷出口掃清了道路。報道稱,這是美中正在進行貿易戰休戰的一個信號。報道還稱,限制解除后,已有8艘船只駛往中國。報道稱,美國商務部上周邁出了撤銷限制的第一步,向Enterprise Products Partners、Energy Transfer等公司致函并通知后者,他們可以在運往中國的船只上裝載乙烷,但未經授權不得在中國卸載乙烷。Enterprise Products Partners表示,美國政府已經撤銷了向中國運輸乙烷的許可要求。
美國乙烷運輸(資料圖)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的數據,2024年中國乙烷進口量553萬噸,幾乎全部來自美國。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乙烷生產和出口國,2024年乙烷產量每天280萬桶,乙烷的出口量為49.2萬桶/天。美國乙烷80%由國內消費,出口量占產量的20%。美國出口乙烷,60%到亞洲,20%到歐洲,20%到美洲。亞洲市場舉足輕重。2025年1-4月,中國進口乙烷數量達到181.56萬噸,同比增長3.3%。當前中國進口乙烷總量占到美國生產總量的8%,總出口量的46%。進口來源地全部為美國。
今年5月底至6月初,美國政府以中國限制稀土出口為由,對包括乙烷在內的多項對華出口實施限制。直到美國商務部調整政策,允許相關企業在駛往中國的船只上裝載乙烷,但未獲授權前不得在中國卸貨。船運數據平臺Kpler顯示,受出口限制影響,美國6月對中國的乙烷出口全面中斷,出口量從5月的日均25.7萬桶驟降。6月間,至少有八艘運載乙烷的船只滯留在美國墨西哥灣沿岸港口,另有一艘常在美中之間往返的船只改道駛往印度,尋找替代市場。
稀土(資料圖)
事實證明,中國不僅扛住了壓力,還讓美國自己調整了政策。美國以為加關稅就能讓中國妥協,結果中國沒屈服,反而讓美國不得不取消限制。這就像給美國上了一課,讓他們明白得好好和中國打交道。其次,中國的做法給全世界做了個榜樣。美國之前的關稅可不是只針對中國,好多國家都被施壓,有的都快撐不住了。但中國硬氣應對,讓美國妥協,現在歐盟和日本面對美國壓力也態度強硬起來,其他國家也有了信心。美國取消限制,對他們自己的企業有好處,對全世界經濟也有推動作用。
美方實施限制期間,中東乙烷生產商曾試圖填補中國市場空缺,但受限于產能和運輸成本,實際替代效果有限。如今美國恢復供應,預計將重新鞏固其在中國乙烷進口市場的主導地位。能源咨詢公司伍德麥肯茲的分析師指出,2025年中國乙烷進口量有望突破1000萬噸,其中美國貨源占比可能回升至45%左右。在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的今天,能源貿易這種實在的利益紐帶往往能超越政治分歧保持韌性。當各國經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時,人為設置貿易壁壘最終可能傷及自身。
美國國會大廈(資料圖)
當美國還在用乙烷出口這種“小刀子”捅來捅去時,中國已經亮出了稀土這張“王炸”。當中國握著美國離不開的稀土,而美國的乙烷卻找不到第二個像中國這樣的大買家時,這場博弈的結局早已注定。而在這場博弈中,中美的戰略定力高下立判。中國穩坐釣魚臺,從稀土資源到技術人才層層設防;美國則進退失據,既想卡中國脖子又舍不得真金白銀的能源訂單。這場由美國挑起的貿易摩擦,最終會以怎樣的方式收場?有一點可以肯定:在相互依存的世界經濟中,合作才是唯一正確的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