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歲的孫大爺因為食欲不好到醫院就診,他對醫生說,69歲來醫院,我的人生可能已經走到盡頭了,孫大爺特別悲觀,住院沒幾天,他就對醫生說,我想出院,我的病無可救藥,人總要落葉歸根,就是死,我也不想死在醫院,要死在家里。
可是相關檢查,卻發現孫大爺的身體狀況良好,并沒有太大的毛病。
孫大爺卻是一副看透人生,視死如歸的態度,這又是為什么呢?
原來,在老年人群里,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老話,長壽不長壽,就看六十九。這句話有什么說道呢?
在古代,人們用天干地支來紀年,每六十年一個循環。而六十九歲正好是七個十年的尾聲,即將迎來一個新的循環。因此,這個年紀被視為一個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重要時刻。
剛好處于69歲這個關鍵階段的孫大爺,出現食欲下降,他就認為自己可能是得了不治之癥,覺得自己很可能過不了這個坎。
醫生提醒,老年人不能迷信,要以科學為準繩,出現不適,應該第一時間去醫院就診,不過,69歲對于老年人來說的確是一個很重要的分水嶺,因為很快老年人就會迎來七十歲,身體全面衰老,勢必會影響到老年人的日常生活。
有的老年人到了六十九歲,已經因為嚴重的疾病而住院,生活質量很差,甚至完全不能自理,這樣的老人,要想長壽,幾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醫生提醒,69歲還能輕松做到5件事,基本可以活到90歲。
第一,到了69歲,依然還能輕松走路
對于69歲的老人來說,不需要你去做多么高大上的運動,更不要去挑戰什么強度太高的運動,其實有一項運動,你每天能堅持下去就行了,這種運動就是走路。
很多老年人到了69歲,走路顫顫巍巍,甚至需要拐杖或是別人的攙扶才能勉強走路,這樣的老人,身體狀況顯然是比較糟糕的。
當然,如果到了69歲,依然能輕松走路,而且每天走個3000-4000步都沒有問題,那么這樣的老人,身體素質無疑是不錯的。
第二,到了69歲,依然還能輕松生活自理
很多老人年齡大了,生活已經完全不能自理了,他們每天躺在床上,就像一個植物人一樣,有的老人無論是穿衣還是吃飯,都需要家人的幫助,還有的老人,甚至連張嘴都張不開,需要長期插胃管鼻飼。
到了69歲,如果依然還能輕松生活自理的老人,顯然更易長壽。
第三,到了69歲,依然還能堅持學習和社交
年齡大了,很多老年人特別孤獨,他們長期把自己關在這里,人也變得越來越呆滯,人,無論什么時候都不能與社會脫節,到了老年階段同樣如此,醫生提醒,到了69歲,依然還能堅持學習和社交的老人,大腦無疑會更加活躍,一個人的大腦用是用不壞的,但閑下來,時間長了,就可能閑出問題出來,久而久之,就容易導致老年癡呆。
第四,到了69歲,依然還能保持不錯的睡眠
一個人三分之一的時間都是在睡眠中度過的,如果睡眠不好,要想長壽,幾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長期睡不好的人,免疫力下降,內分泌紊亂,人也會變得越來越胖,這樣的人要想長壽,幾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第五,到了69歲,依然還能保持不錯的食欲
民以食為天,老年人年齡大了,食欲很重要,如果一個老年人食欲變差,每天進食的東西很少,那么很容易出現營養不良。
很多人認為老年人年齡大了,不需要營養,這是大錯特錯的,相反,老年人更加需要營養,老年人如果缺少蛋白質,免疫力會變差,如果缺少鈣和維生素D,容易骨質疏松,如果缺鐵和維生素B12,容易貧血,如果缺少膳食纖維,容易便秘。
所以,年齡大了,老年人同樣要保持營養的均衡,出現異常的食欲下降,應該及時到醫院查明病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