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沒想到這也能反轉!
6月中旬爆發的伊以沖突持續了12天,沖突結束后,西方媒體幾乎一致地宣稱以色列取得了壓倒性勝利,伊朗已經在沖突中被徹底擊垮。
如今,隨著越來越多的真相曝光,以色列才是損失更大的一方,真正笑到最后的贏家似乎是伊朗。
美以勝利的虛假幻影
伊以沖突剛爆發打的時候,以色列就展現出了強大的攻勢,出動了大量戰機、導彈,與美軍聯手,對伊朗境內多個關鍵目標發動了精準打擊。
以色列方面宣稱,在首輪空襲中就成功摧毀了伊朗大半的彈道導彈發射器,幾乎全部的防空系統,還一舉“斬首”了20多名高級將領與科學家。
美軍也不甘示弱,高調宣布出動了7架B-2“幽靈”轟炸機,投擲了數十枚鉆地彈,成功摧毀伊朗深藏地下的核設施。
沖突結束后,伊朗公布陣亡人數為900余人,其中包括多名高級將領與科學家,反觀以色列這邊僅有28人陣亡。
數據上來看,確實伊朗損失更嚴重。之后,美國媒體更是緊密配合,反復渲染“伊朗核能力被徹底摧毀”的論調,特朗普也在社交平臺上高調慶祝,聲稱“世界更安全了”。
一時間,西方似乎已經為這場沖突定了調,以色列毫無疑問勝利了。然而,伊朗黑客組織公布的一份文件,打破了西方營造的勝利假象。
真相逐漸浮出水面
伊朗黑客組織公布的戰損清單顯示,以色列在短短12天內的死亡人數高達1228人,與以色列官方公布的28人陣亡有著天壤之別。
清單中詳細列出,死亡人員包括803名軍人和安全官員,11名科學家,6名高級將領,27名海軍軍官,以及198名空軍軍官。就連神秘的摩薩德,也有32名情報特工在德黑蘭或中東其他地區失聯,被認為是已經陣亡。
很多人對這份文件的真實性有所懷疑,但目前已經得到了多家獨立機構的驗證。
并且,英國《每日電訊報》和俄勒岡州立大學通過衛星圖像確認,以色列境內有5處軍事設施遭到伊朗導彈直接命中,被擊中的目標包括空軍基地、后勤中心、情報機構和導彈試驗場。
其中,內蓋夫的瓦蒂姆空軍基地可是非常重要,它是以色列F-35I和F-15I戰斗機的核心部署地,卻被伊朗6枚導彈擊中,多個機庫與跑道被毀,大批飛行員被迫轉移至臨時避難點。
內蓋夫核研究中心與海法導彈實驗室,也遭遇了毀滅性打擊,11名科學家當場身亡,其中3人還是“杰里科-4”洲際導彈項目的核心研發人員。
以色列引以為傲的“鐵穹”系統研發團隊也遭受重創,核心工程師在空襲中全部陣亡,對以色列未來防空系統的升級維護來說,是一個大難題。
目前,以色列政府選擇了沉默,對相關問題拒絕回應。軍方在接受英媒采訪請求時,僅表示 “拒絕置評”。國內媒體受限于軍事檢查法,也沒辦法報道戰損信息。
其實以色列政府心里明白,一旦真相完全揭開,民眾的憤怒將直接指向總理內塔尼亞胡。
根據《以色列時報》的調查,民眾對政府的信任指數在戰后暴跌,超六成受訪者質疑官方公布戰果的真實性。
不少死者家屬在社交平臺發帖,控訴政府隱瞞親人死亡消息,甚至有消息稱內塔尼亞胡已在內部會議上遭遇強烈反對,部分軍方高層要求“徹查戰損真相”。
伊朗才是最后贏家
伊朗在看似不利的局勢下,穩住了國內局勢。
7月5日,伊以沖突后消失的哈梅內伊公開亮相,雖然沒有發表演講,只是命宗教誦唱家吟誦愛國詩歌,但也極大地鼓舞了國內士氣。
另有消息人士透露,美軍投下的鉆地彈似乎并未對伊朗深埋地下的加固地堡造成實質性破壞。一些美國官員私下也承認,伊朗的離心機很可能完好無損。
那批價值極高,純度達60%,約400磅濃縮鈾,在空襲后竟然“人間蒸發”,核設施附近檢測不到任何放射性物質。這些都表明了,伊朗早已提前做好準備,將最關鍵的資產轉移。
美國原本是想通過支持以色列對伊朗的軍事打擊,來實現對伊朗的戰略壓制,進而鞏固在中東地區的利益。然而,現實卻事與愿違。
伊朗在沖突中展現出的強大反擊能力,讓美國的如意算盤落空了。不僅守住了陣地,還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自身在地區內的影響力。
西方媒體最初宣揚的以色列勝利,不過是一場虛幻的泡影,如今來看伊朗才是大贏家!
參考資料:
英媒曝光以色列戰損內情
2025-07-07 環球時報
以伊沖突后 哈梅內伊首次公開露面
2025-07-06 央視新聞
以色列被曝多處軍事設施曾遭伊朗襲擊
2025-07-06 央視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