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網7月8日訊(記者 徐昇)當您為“蘇超”比賽吶喊助威時,也許并沒注意到球員們腳下踩著的那一片草。別看足球場上的小草其貌不揚,但它們可是硬核選手,從高溫高濕到重踩重壓,從顏值到實力,全得達標。綠茵背后,藏著一株株小草幾十年的選育歷程。南京中山植物園的科研人員自主選育的草品種,幾年前開始用于宜興市體育中心足球場,此次也為“蘇超”賽場提供一個“耐踐踏、易修復、低維護”的綠色“舞臺”。
宜興市體育中心用上了國產草品種
5月25日,無錫隊曾在宜興市體育中心體育場主場1:1戰平蘇州隊。為了更好備戰“蘇超”,提供更加優質的運動環境,宜興市體育中心從6月11日-8月5日進行改造升級,包括頂棚鋼結構、公共衛生間、賽事照明系統等。8月16日,無錫隊將在宜興市體育中心迎戰徐州隊。
在體育賽事中,草坪已成為場地質量與賽事體驗的決定性因素。劣質草坪不僅影響球員發揮,甚至可能引發運動傷害。一個好的足球場草坪,耐踐踏性要遠超普通草種,踩踏后立即回彈如初。
盡管我國擁有全球最豐富的暖季型草坪草種質資源(如狗牙根、結縷草、假儉草等),但多年來,國內大部分足球場使用的仍是20世紀60至80年代從美國引進的“洋草”品種。這些進口草種雖然一度適應國際標準,但在我國高溫多濕、使用頻繁的條件下,往往表現出適應性差、壽命短、維護成本高等問題。更重要的是,這些品種大多需要支付高昂的專利費用,使得我國草坪產業“養在別人的草皮上”。數據顯示,我國市場對進口草種的依賴度仍高達90%。因此,“自主可控”的草坪育種與推廣,已成為草坪科技轉型升級的迫切需求。
南京中山植物園草業科學組負責人郭海林介紹,自1993年起,南京中山植物園便從國內外廣泛收集暖季型草坪草種質資源,累計收集引種了9種1變種2000余份草坪草資源,2025年由國家林草局批準,成為我國到目前為止唯一的國家暖季型草坪草種質資源圃。
研究團隊突破了“草坪美觀性”和“抗性穩定性”難以兼顧的技術瓶頸,培育了“蘇植”系列雜交結縷草等草坪草新品種。截至目前,已成功選育國家審定新品種11個,實現了我國在雜交狗牙根和雜交結縷草國家級品種審定上的“零的突破”。
足球場的草坪草不僅耐踐踏,還要有超強的恢復生長能力。郭海林介紹,中山植物園的科研人員多年潛心研究,培育了陽江狗牙根、“蘇植7號”結縷草等多個耐踐踏草坪草新品種,并在江蘇、上海、浙江、四川等地的專業足球場、校園球場、青奧會、中超聯賽等國內外眾多重大賽事的比賽場地中廣泛應用。其中,僅江蘇省2017至2019年新建和改建的足球場中,就有70%以上的專業球場采用了這些國產草品種。這些草坪在國際賽事中表現卓越,多次獲得國際足聯和亞洲足聯“免檢場地”認證,成為中國草坪科技走向世界的“綠色名片”。
校對 胡妍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