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五角大樓將中國當成最大假想敵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但值得警惕的是,如今美軍在西太平洋方向的各種演習中,對于如何展開一場“中美之間爆發的大規模沖突”,準備工作越來越細致。簡而言之一句話:美軍是真的在準備“中美大戰”了。
例如美國空軍將從7月10日開始,舉行為期兩周、規模空前的“部隊重返太平洋”演習,期間將演練“敏捷戰斗部署”等新型作戰概念,集中近300架戰機和數千名人員進行跨戰區部署。
所謂“敏捷戰斗部署”,就是美國空軍專門為中美在西太平洋爆發的大規模沖突量身定制的。根據美軍的說法,如今部署在第一島鏈和第二島鏈的美軍基地群在解放軍優勢遠程火力面前生存性堪憂。為了避免集中部署在這些少數幾個大型基地的美國空軍戰機被解放軍“一鍋端”,就需要將它們打散,由戰斗機以及裝載必要設備、武器和燃料的運輸機組成不同的小分隊,疏散到偏遠島嶼上。同時“敏捷戰斗部署”還需要解決這些分散小分隊的快速出動和整體協調能力,必要時可以迅速從不同地點集結、重新組成“強大的拳頭”。
《空軍與太空軍雜志》稱,“部隊重返太平洋”演習將專注于靈活的戰術調動,要求參與者快速適應場景變化并實時協調。演習內容涉及:包括第五代戰斗機在內的美國及其盟友的戰斗機中隊將在“有爭議的空域對抗復雜威脅”;運輸機部隊將在惡劣的條件和緊迫的時間表下運送物資并重新部署資產;指揮和控制小組將借助戰場管理技能指導廣闊地域的復雜同步調動和作戰行動。
參加今年“竹鷹”演習的B-2隱形轟炸機群
與此同時,在遼闊的西太平洋地區進行這樣的大規模行動,對于戰斗機的航程要求很高,特別是從第二島鏈起飛的戰斗機需要進行空中加油才能“靠近中國周邊參戰”。為此近年美國空軍又重新恢復“竹鷹”系列大規模演習,出動數十架加油機,演練如何協調大規模機群的復雜空中加油行動。
此外,由美國和澳大利亞主導的“護身軍刀”演習將于7月13日至8月4日舉行,參演總兵力達3.5萬人,參演國家多達19個,相比2023年的同系列演習增加6個。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護身軍刀”演習也將測試“高對抗環境中所需的后勤和保障能力”。《防務新聞》稱,美國太平洋陸軍司令羅納德·克拉克上將表示,五角大樓認為一旦在該地區爆發危機或沖突,美軍很難確保“通暢利用戰略空中力量進入戰場的能力”,因此需要在第一島鏈及其附近設立“聯合戰區配送中心”,從而減少對戰略空中力量的依賴。根據他的說法,這些“聯合戰區配送中心”必須具備港口能力,以方便運載大量物資的水面艦艇停靠,同時需要具備飛機起降的必要設施,以方便快速運輸物資。
從美軍這些大規模演習可以看出,盡管中東戰事牽動了五角大樓很大部分精力,但西太平洋才是美軍部署的重點。五角大樓認為,相比其他地區的“非對稱沖突”,美軍在西太平洋方向可能會遇到“勢均力敵的對手”,以往“倚強凌弱”的那些戰法不適用了,需要通過這些演習來摸索適合未來中美大戰的新作戰概念。對于美軍的這些動態,我們需要高度警惕。
當然話又說回來,美軍的這些準備并非都那么好用——例如此前美國空軍在演練“敏捷戰斗部署”時就發現,分散部署的戰斗機雖然有更多機會躲過對手攻擊,但因為缺乏配套的維護設備和零備件,因為小故障而無法出動的情況也大增——而這些故障在設備齊全的大型空軍基地,往往隨手就能修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