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局勢剛出現點緩和跡象,美國立馬調轉槍口,奔赴下一個“戰場”,短短一個月內,在亞太地區動作頻頻,對華惡意已經不加遮掩。
(美國此次西太演習規模空前,一次集結了300架戰機)
1、3.5萬士兵,300架戰機重返亞太
不難看出,美軍這次可是下了血本,7月份要在中國家門口搞兩場史無前例的軍事演習。光是"部隊重返太平洋"這一場,就砸進去5.3億美元,集結了300架戰機,規模直接創下美國空軍歷史紀錄。這架勢,明擺著就是沖著中國來的。
說實話,美軍這些年在中東折騰得夠嗆,現在終于回過神來了——西太平洋才是他們真正的戰略重心。
看看這個演習名字,"部隊重返太平洋",跟當年北約針對蘇聯的"部隊重返德國"簡直如出一轍。冷戰思維都快溢出來了,就差沒直接說"我們要對付中國"。
(3.5萬士兵聲勢浩大,要把西太變成練兵場)
說到規模,這次演習真是下了血本。去年"北方邊緣"150架戰機,"竹鷹2024"150架,"勇敢之盾"200架,這次直接飆到300架。而且還要跟"護身軍刀"演習聯動,后者更是拉來了19個國家、3.5萬人的大陣仗。美軍這是要把整個西太平洋變成他們的演兵場啊!
2、為“臺海有事”做準備
美軍這次演習可不是簡單的"走秀",而是實打實的戰爭預演。太平洋空軍司令施耐德上將早就放話了,要全面檢驗戰時后勤、分散部署,還有跟日韓菲澳這些"小弟"的協同作戰能力。說白了,就是在為可能發生的臺海或南海沖突做彩排。
最值得玩味的是他們的"敏捷戰斗部署"戰術。這招說白了就是"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把戰機分散到偏遠小機場,避免被咱們的導彈"包餃子"。
(美軍幻想在亞太靈活作戰,提前演練后勤保障能力)
但問題是,西太平洋不是歐洲,那些小島上的機場條件差得很,光是維護F-35這種嬌貴的五代機就能要了地勤的老命。美國空軍副司令蘭德曼還吹噓要在"高風險地區"快速調動,我倒要看看他們怎么在缺乏完善基地網的情況下玩轉這套把戲。
最引人注目的是美軍要首次在太平洋試射"堤豐"中程導彈。這明顯是沖著咱們的"區域拒止"戰略來的,想用導彈對導彈。但問題是,關島距離中國大陸將近3000公里,"堤豐"的射程才500公里,這不是隔靴搔癢嗎?五角大樓還大張旗鼓地要搞什么"聯合戰區配送中心",說白了就是知道他們的空中補給線不靠譜,得靠海運來續命。
3、19個盟友,集成戰力能有多厲害?
美國這波演習搞得聲勢浩大,但仔細一琢磨,就能發現其中的“水分”不少。別看來了19個國家,真正能打的沒幾個,大多數都是來“站臺”的,真要讓他們在臺海或南海和中國硬碰硬?恐怕跑得比誰都快。
就拿英國來說,派了個“威爾士親王”號航母,結果這艘船去年還在船廠里趴窩,動不動就漏水,戰斗力能有多少?
(英國“威爾士親王”號難當大任,遏華小圈子實為草臺班子)
更別說德國、法國這些歐洲國家,嘴上喊著“印太戰略”,實際上在亞太地區能投入的軍事資源少得可憐。真要打起來,他們最多派幾艘軍艦、幾架飛機象征性支援一下,根本改變不了戰局。
美國自己心里也清楚,這些盟友靠不住,所以拼命在關島、菲律賓擴建軍事基地,砸錢升級導彈防御系統。17億美元擴建關島防御圈?聽起來挺唬人,但問題是,中國的高超音速導彈可不是吃素的,真打起來,關島能扛住幾輪打擊?更別提那些散布在第一島鏈的小基地,戰時能不能保住補給線都是問題。
所以,別看美軍現在演習搞得熱火朝天,實際上是在“虛張聲勢”。真正到了關鍵時刻,這些所謂的“盟友”能提供的支持極其有限。中國要做的,就是保持戰略定力,繼續發展自己的軍事力量,讓美國明白——在西太平洋搞軍事冒險,代價他們承受不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