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始人為改革開放后第一批調香師,被外界稱為“香水大王”。
來源| 聚美麗
作者| 左 祐
上個月,“中國香水第一股”穎通控股登陸港交所,而在資本熱捧香水賽道之際,曾是國內規模最大的香水企業圣美倫香水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圣美倫”),卻因原料違規再收罰單。
7月7日,聚美麗從江蘇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獲悉,圣美倫因未按照強制性國家標準或者技術規范使用原料,違反《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有關規定,被處以罰款1萬元。
△圖片截自江蘇省藥品監督局官網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處罰并未明確披露圣美倫公司此次違法行為的具體情況。
但是,根據《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2015年版)》等強制性國家標準及技術規范,以及結合國家藥監局、地方市場監管局已公開的行政處罰案例來看,“不按照強制性國家標準或者技術規范使用原料”的行為可能包括:
非法添加禁用原料、超范圍或超限量使用限用原料、使用過期或變質原料、原料來源不符合要求、原料安全性評估缺失、生產過程中引入禁用物質、未按技術規范生產等等。
曾被檢出禁用原料!
不過,經查詢,圣美倫此前已多次因質量問題被處罰。2016年及2017年,其產品相繼被檢出含有鄰苯二甲酸雙(2-乙基己基)酯(以下簡稱“DEHP”),因此被監管機構通報。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DEHP在《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2015 年版)》中被明確列為禁用原料,嚴禁添加于化妝品中。
其中,2017年,圣美倫生產的香水中,DEHP值高達26mg/kg。對此,相關部門要求立即停止銷售該不合格產品。
而2016年,圣美倫“金屋藏嬌”香水也被檢出DEHP,含量為5mg/kg。經查詢,其淘寶官方旗艦店已停止售賣此款香水。
公開資料顯示,本次涉事方圣美倫公司,由法國Art&Parfum公司投資建設,成立于2002年。該公司集香水、化妝品的研發、生產、營銷、OEM加工于一體,曾是國內規模最大的香水企業,核心產品包括鉆之戀系列、茶香系列、山川系列等。
△圖片截自圣美倫品牌官網
而圣美倫公司的法人周信鋼,據稱是新中國大學內培養的第一代調香師,更是有“香水大王”的稱號。
△圖為周信鋼,圖源網絡
公開資料顯示,周信鋼是改革開放后中國第一代調香師,1984 年進入上海應用技術大學首屆調香班學習,師從國內頂尖香料專家。畢業后,他開發了中國首款“古龍”香水和“桂花”香水,填補了國產香水市場空白,被媒體稱為“中國香水產業的拓荒者”。
據悉,圣美倫曾通過整合多個國際香水品牌的代理權,擴大其業務規模。
其中,圣美倫從科蒂中國取得Chloé、Marc Jacobs、Calvin Klein、Davidoff等品牌在江蘇和山東的專柜專營權,取代了原代理商北京美緹,成為上海穎通旗下Burberry、Gucci、Versace、Lanvin等20多個品牌在湖北、山東、江蘇的省級代理商,成為穎通國內最大合作方;
此外,周信鋼曾在采訪中表示,圣美倫已覆蓋近50個國際品牌代理和100多個百貨專柜,此舉足以重塑中國香水代理市場格局。
同時,圣美倫作為國產香水領軍品牌,也在創始人周信鋼的推動下,致力于融合中國文化發展本土香水業務,目前已進駐6000家化妝品專營店網點和100個百貨網點。
這一品類監管趨嚴?
曾是國產香水代表的圣美倫,后期也因產品質量問題頻受處罰。除了圣美倫,目前市場上也有部分香水企業因違規被通報。
對于香水品類的監管與處罰情況,化妝品研發總監王琛辰曾在聚美麗的采訪中表示,“目前業內對于香水的檢查實際上是較少的。”
但從近年來,香水品類的監管力度持續升級,也能窺見一二。罰單數量攀升,處罰金額更屢現“大單”,以上種種為企業敲響警鐘。
其中,2024年9月6日,香水品牌香遇沙龍香水原料商/品牌商分別因未按條例規定建立并執行進貨查驗記錄制度、不按照技術規范使用原料生產化妝品,雙雙收到大額罰單。
△圖片截自上海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
處罰書顯示,上海筑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因生產的5批次“香遇沙龍香秋風與桂沙龍香水”,被檢出著色劑超出《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限用范圍,被罰沒款10.62萬元。
同日,上述5批次香水產品的備案企業上海芬尚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也因同樣問題42.86萬元。
此次原料商與品牌商累計罰沒53.48萬元,可見監管對香水原料安全紅線的零容忍。一旦觸及技術規范禁區,將重拳處罰。
而這一案例并非孤例,近年香水品類因非法分裝、假冒偽劣、成分超標等問題頻遭處罰,監管利劍正加速落向這一高速擴張的賽道。
從上圖統計的處罰案例中也可以發現,香水品類受處罰的原因多為上述等問題。
對此,王琛辰也在采訪中表示,“監管趨不趨嚴主要根據風險監測的結果來看。哪里有風險,監管的重心和資源就會傾向該領域,如果問題很普遍就會加強監管。”
而目前,香水品類在中國仍處于發展初期,但隨著品類的進一步完善與發展,監管力度也將會相應加強。
聚焦此次圣美倫被處罰事件,雖被罰金額相對較少,但曾憑借創始人影響和渠道深耕而成為國產香水代表,卻多次因成分安全和生產合規問題受罰,可見其在快速擴張中需強化質量內控。
另外,隨著消費意識的提升,消費者會越來越重視品牌的口碑,如品牌被罰的負面消息過多,同意會影響品牌的美譽度,因此在未來,品牌們還需要更重視產品質量。
視覺設計:樂樂
微信排版:左祐
責任編輯:高高
歐萊雅被爆計劃在中國香港地區裁員,比例高達90%?官方對于這一消息,回應稱…
看完不妨給個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