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卿魯比奧的專機降落在吉隆坡時,這位被中國制裁禁止入境的首席外交官,只能隔著第三國土地與中俄外長“同臺”。這戲劇性一幕揭開了他上任半年來的首次亞洲之行——表面聚焦貿易與安全,實則深陷特朗普政府的戰略泥潭。
一、三重任務:關稅大棒、東盟拉攏與中俄博弈
關稅倒計時下的緊急滅火。魯比奧此行正值特朗普“對等關稅”機制的關鍵節點。4月宣布的10%附加關稅緩沖期原定7月9日到期,但就在出發前,特朗普突襲式宣布:對日韓等13國加征25%關稅,8月1日生效!
魯比奧的任務,是在東盟外長會上安撫各國情緒。然而美國國務院匿名官員的“深度參與亞洲事務”承諾1,在關稅大棒前顯得蒼白無力。越南的案例更讓亞洲國家心寒——該國通過談判將關稅從40%壓至20%,卻暴露了美國“威逼利誘”的底牌。
圍堵中國?東盟不買賬
魯比奧試圖復制前任套路,在東南亞構建反華陣線。他高調宣稱推進“自由開放的印太”,但現實狠狠打臉:
- 印尼采購中國無人機,菲律賓暫停美菲南海巡邏。
- 馬來西亞外長直言“維護多邊主義”,暗批美國單邊主義。
- 東盟國家集體觀望,越南、泰國被納入新一輪關稅威脅名單。
外交名場面:魯比奧在會場內大談合作時,場外日韓收到25%關稅通知。馬來西亞學者譏諷:“這像邊握手邊捅刀。”
二、中俄會晤:注定失敗的外交賭博
挑撥離間淪為笑柄:魯比奧原計劃與中俄外長分別會談,但美方挑撥中俄的意圖早已路人皆知。3月他公開宣稱“中俄關系越緊密,對美國問題越大”,甚至妄圖“淡化中俄關系”。
俄方的回應堪稱教科書級打臉:
- 拉夫羅夫定義兩個“永遠不會”:美俄利益永不一致;俄羅斯永不違背對華合作義務。
- 普京親信紹伊古2月訪華時強調:中俄互信“不受任何外部因素影響”。
軍售與烏克蘭的致命分歧。美俄外長會談更陷入死局。特朗普剛被曝將援烏數十萬架無人機,魯比奧卻要與俄談安全合作?這種自相矛盾連俄媒都嘲諷:“帶著刀來求和”。而中美會談同樣步履維艱——身為對華鷹派代表,魯比奧至今仍在制裁名單上,中國外交部早對其定性:“挑撥離間完全是徒勞”。
三、霸權黃昏:亞洲秩序重構進行時
魯比奧此行暴露美國三大戰略困境:
- 信用破產:關稅威脅下,所謂“印太承諾”淪為外交表演。
- 盟友離心:日韓遭遇“外交+關稅”雙重背刺,韓國總統李在明轉向中國紀念活動示好。
- 中俄鐵板:從G20外長會到三亞對話,中俄半年內5次高層互訪,戰略協作持續升級。
歷史性轉折點:當馬來西亞拒絕選邊站,印尼購買中國無人機,菲律賓退出聯合巡邏——美國主導的亞太秩序正在崩塌。
四、結語:紙老虎的終局
魯比奧的專機離開吉隆坡時,留下的是一地雞毛:關稅戰火未熄,東盟離心加劇,中俄聯手抗衡霸權的格局更加穩固。這場荒誕劇揭示了一個殘酷現實:當“美國優先”淪為“美國獨行”,舉著關稅大棒的外交官,終究只是新時代的唐吉訶德。
若美國繼續沉迷制裁恐嚇,十年內東盟或將集體轉向——不是屈服于強權,而是擁抱真正帶來基建、市場和數字人民幣機遇的力量。世界正在改變,而華盛頓的政客們還在做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