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剛過,黑龍江省嫩江市前進鎮聯合村的村民田海再次領到300元工資。這是他作為管護員,在村子里精準幫扶核心產業項目光伏發電站的勞務所得。每季度定期發放的這筆勞務費,外加每年2000元的分紅,是光伏發電站帶給他的固定收入。
△聯合村駐村第一書記鄭志偉向人民政協報“三同活動”隊員介紹村光伏發電站的使用情況。
7月7日,人民政協報社“三同活動”第15批隊員剛剛踏入聯合村,駐村第一書記鄭志偉就自豪地介紹了該村以產業帶動鄉村振興的實踐——一座在7畝荒地上建起的小型光伏發電站,帶給全體村民一張“陽光保險單”。
光伏發電站就建在田海家附近。這座電站總投資225.76萬元,裝機容量達297.6千瓦,于2018年9月14日正式并網發電。
作為幫扶手段,項目設置了兩個公益崗位,安排田海和另外一位村民柳平負責簡單的衛生清理工作。夏天除除草、冬天掃掃雪,他們一個季度能增加300元收入。
此外,全村共有73戶脫貧戶享受每年2000元分紅。
△小型光伏發電站緊鄰村莊而建,帶給全體村民一張“陽光保險單”。
“發電以來,電站平均每年能給村集體經濟帶來25.42萬元的收入。我們拿出其中14.6萬元作為分紅,直接惠及全村脫貧戶。”站在光伏面板前,聯合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崔晶給我們算起這筆賬。
但因這座電站受益的,何止是這73戶村民。
村集體的“腰包”鼓了,為村民辦的實事越來越多——新修建的邊溝,曲曲彎彎遍布村道兩側,讓雨水迅速排流,避免了澇情,也增加灌溉用水;為豆油廠硬化了廠房地面,使生產環境大幅改善,更促進產能的提升……
2021年全國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后,為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聯合村依托各方力量、用好幫扶政策,以產業發展持續對脫貧戶實施精準幫扶,光伏發電站項目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作為剛剛駐村半個月的第一書記,鄭志偉表示,聯合村鄉村振興工作已經卓有成效,村民生活今非昔比,日子越來越紅火。“未來駐村的兩年,我們會積極配合村‘兩委’,發揮駐村工作隊的獨特作用,讓聯合村鄉親們的日子越來越好!”
記者:曾宇昕 楊智嘉 袁世鼎 李寅峰
文字編輯:李彬
新媒體編輯:莫愁
審核:李木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