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7月9日,WTT美國大滿貫女單1/16,世界第一孫穎莎3-2逆轉戰勝埃及選手漢娜·高達,晉級16強,然而本場比賽出乎很多人意料,孫穎莎打得異常艱難,其中最應該感激的是邱貽可,邱貽可關鍵時刻說了一番話,及時點醒孫穎莎,幫助孫穎莎逆轉取勝晉級16強
WTT美國大滿貫女單1/16決賽現場,世界排名第一的孫穎莎與埃及選手漢娜·高達的對決演變成一場驚心動魄的五局大戰,當高達以10-12拿下第三局時,大比分變為2-1領先,這位埃及小將距離創造乒壇歷史性勝利僅一步之遙。場邊,中國乒乓球隊教練邱貽可的表情凝重,第四局孫穎莎依舊狀態不佳,他果斷使用暫停權,俯身對弟子說出改變戰局的關鍵指導
邱貽可聲稱:“你現在把球想得太轉了,也想得太難了,其實沒這么難,它也沒那么轉,它沒有你想象的那么夸張,只是比想象中(旋)轉一點點,那是肯定的,所以你就不敢出手了,你很少這樣。”邱貽可一針見血指出問題,“不要瞄,自然拉過去就行,別想一板拍死,一分分慢慢追,腳動起來!”
邱貽可的暫停指導直擊要害,他敏銳察覺到孫穎莎因不適應球臺旋轉而變得猶豫不決,正手進攻失去往日的果斷,這位金牌教練沒有談論技術細節,而是從心理層面點醒陷入困境的弟子,“不要瞄了,自然拉過去就行”、“不要想一板拉死”、“一分分慢慢追”、“腳動起來”,邱貽可的句句箴言如手術刀般精準,重返賽場后,孫穎莎逐漸找回狀態,以11-7拿下第四局,并在決勝局以同樣比分鎖定勝局,實現驚天逆轉
賽后,孫穎莎坦言:“高達發揮得很好,比賽中一度很困難,但贏下比賽還是表現很好的。”她特別強調要“堅持必勝信念”,這一心態與邱貽可“一分分追”的指導理念如出一轍
邱貽可與孫穎莎的合作關系始于2022年,當時孫穎莎正處于技術瓶頸期,“關鍵時刻手軟”的標簽讓她承受巨大壓力,邱貽可沒有急于求成,而是通過數據化訓練和食堂里的“暗號式點撥”,幫助弟子突破困境,三年來,師徒二人共同書寫輝煌篇章:孫穎莎連奪2023世乒賽、2024世界杯冠軍,成為乒壇首位“萬分女王”,長期穩居世界第一,邱貽可也完成了從“國乒刺頭”到金牌教練的華麗轉身
在巴黎奧運會上,孫穎莎身兼三項,最終收獲混雙金牌、女團金牌和女單銀牌,邱貽可公開為她發聲:“第二名不是失敗者,為國而戰的孫穎莎始終挺身而出,值得大家信賴和尊敬。”他強調孫穎莎還年輕,未來還有很多機會
邱貽可的執教風格獨特,嚴厲與溫情并存,在幾天前對陣澳大利亞選手劉楊子的比賽中,孫穎莎同樣陷入苦戰,局間暫停時,邱貽可毫不留情指出問題:“別老想著反手上手!跟她拼質量!”“別較勁,專注打進去!”網友調侃他“真不給世界第一面子”,比賽之外,邱貽可展現出另一面,當孫穎莎退場時,他注意到臺階較高,立即轉身提醒“小心臺階”,并目送她安全走下才放心離開,這個被鏡頭捕捉的瞬間溫暖了無數球迷的心
本次美國大滿貫,邱貽可的指導任務尤為艱巨,訓練場地設在臨時搭建的金屬大棚內,暴雨導致漏水中斷訓練,設施條件簡陋,同時,女隊主教練馬琳未隨隊赴美,邱貽可一人承擔起孫穎莎的全方位保障,在如此挑戰下,孫穎莎首戰對陣澳大利亞劉楊子時就遭遇險情,苦戰五局才以3-2驚險晉級,當時她賽后主動檢討:“專注度不夠,老想著球臺和場地的問題。”這種自我反思的態度,正是邱貽可培養出的冠軍特質
隨著巴黎奧運會結束、洛杉磯奧運會周期開始,孫穎莎已成為中國女乒當之無愧的領軍人物,邱貽可曾在巴黎女單決賽后公開表示:“孫穎莎才23歲(巴黎奧運會期間),還很年輕,2028年還有機會。”師徒二人已將目標鎖定在洛杉磯奧運會,期待實現女單金牌夢想
孫穎莎把邱貽可視為家人,邱貽可也將孫穎莎當作女兒,這種超越尋常師徒的情感紐帶,成為世界第一不斷攀登高峰的力量源泉;邱貽可的執教智慧在孫穎莎險勝后再次得到驗證,當孫穎莎驚險晉級后,這對師徒沒有過多慶祝,而是迅速投入下一輪備戰,下一場,孫穎莎將與國乒隊友陳熠爭奪八強席位,真正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