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下午,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以中國審計學自主知識體系和人才培養體系建構服務審計事業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在南審舉行。來自中國審計學會、中國內部審計協會以及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西南財經大學、上海國家會計學院、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沈陽農業大學、天津財經大學、山東財經大學、西南政法大學、山西財經大學等高校的30余位審計會計理論和實務界專家共聚南審,圍繞“中國審計學自主知識體系和人才培養體系建構服務審計事業高質量發展”的主題展開研討。
南京審計大學黨委書記董必榮致辭。他介紹,近年來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的指引下,學校圍繞構建中國審計學自主知識體系開展了系列工作——通過設立審計學部,統籌審計學科建設;持續推進審計學學科建設和專業建設,優化審計自主人才培養體系;緊密圍繞審計實踐中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理論研究,受到學術界廣泛關注;深化政-校-企產學研合作,促進教育鏈與產業鏈銜接;推進國際化辦學,著力打造“審計留學中國”品牌和審計專業碩士國際班“第一品牌班”,培養更多知華、友華、愛華的高層次審計人才。他表示,未來南審將在建構審計自主知識體系上貢獻更多“南審智慧”,在完善審計人才自主培養體系上打造更優“南審方案”,在服務審計事業高質量發展上展現更大“南審作為”。
我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姜海主持會議。
孫寶厚博士表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南京審計大學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在中國審計學自主知識體系和人才培養體系建構中,南審應當聚焦發力、統籌兼顧、整合力量,與審計學界和實務界共同努力,進一步推動審計學科的建設,為推進審計事業高質量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南京審計大學審計學部主任陳漢文教授作主旨報告。他系統梳理了習近平總書記在閩浙工作時對審計工作的論述與實踐,介紹了中國審計學自主知識體系建構的背景和實踐基礎。基于審計工作實踐和審計學科特征,他提出用“1+4+X”來概括中國審計學自主知識體系的領域范疇,并提出要以審計學自主知識體系和人才培養體系構建為契機,推進審計學一級學科建設。
與會專家圍繞中國審計學自主知識體系建構的時代背景與意義、南審與整個審計學界的責任與關系、構建的推進路徑與方法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討。研討認為,建構中國審計學自主知識體系是中國國家治理體系的時代選擇,要全面考量建構的時機,處理好建構中的國際維度、歷史維度、時代維度等諸多關系。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以建構中國審計學自主知識體系,是審計教育、審計科研以及審計實務參與者的共同課題與時代責任。
周維培 教授
中國內部審計協會
副秘書長 余其漢
上海國家會計學院
黨委副書記、院長
盧文彬
中國人民大學
黨委常委、副校長
支曉強
沈陽農業大學
黨委常委、副校長
孫光國
北京大學 教授
陸正飛
西南財經大學 教授
蔡春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教授 張敦力
天津財經大學 教授
沈 征
山東財經大學 教授
畢秀玲
西南政法大學 教授
鄭國洪
山西財經大學 教授
吳秋生
會上,孫寶厚博士、周維培教授、中國內部審計協會副秘書長余其漢等嘉賓,與我校黨委書記董必榮、校長陸華良、黨委副書記陳中建,省紀委監委派駐南京審計大學紀檢監察組組長、黨委常委、紀委書記趙立法,黨委常委、副校長周方舒,黨委常委、副校長陳冬華等領導、專家學者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計研究院”“‘一帶一路’審計與國際治理研究院”和“中國審計會計案例中心”揭牌。
南京審計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陸華良作會議總結。他強調針對中國審計學自主知識體系和人才培養體系建設這個系統工程,南審將借助與會專家的智慧,重點做好以下四個方面工作:一是要錨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根本遵循,深刻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核心要義;二是要突破關鍵領域,著力構建中國審計學自主知識體系的實施路徑;三是要聚焦內涵發展,推動人才培養體系的持續改革;四是要強化支撐保障,匯聚各方力量,為服務審計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兩年來,南京審計大學積極建構中國審計學自主知識體系,立足中國特色,結合中國國情,深化審計監督體系的理論闡釋。
2023年首創審計學部,統籌審計學科建設,發表《論構建中國審計學自主知識體系》等一系列重要論文,為自主知識體系構建提供理論框架,引起學術界廣泛關注。2024年舉辦中國審計學自主知識體系建設專題研討會,提出“全體審計人共同建構中國審計學自主知識體系”的倡議,著眼實踐需求,緊密圍繞審計實踐中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
學校組織編寫《中國審計學》本科教材,成功獲教育部首批新時代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原創性教材培育項目。在《審計與經濟研究》《南京審計大學學報》開設“中國審計學自主知識體系”和“中國審計學學科建設”專欄,促進學術交流。
今年5月22日,學校與審計署、軍委審計署、省審計廳、市審計局等部門,聯合開展以“中國審計學自主知識體系構建”為主題的理論學習中心組聯學,推動審計理論創新與實踐發展同頻共振,共同為中國審計事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與力量。
學校基于審計+、+審計雙向發展路徑,持續推進審計學一流學科建設和專業建設,打造審計學科生態圈和專業群,持續優化審計自主人才培養體系,著力培養守護國家經濟安全的高素質、專業化“共和國經濟衛士”,為江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中國審計事業高質量發展服務,為黨和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服務。
學校先后獲批全國首個工程審計、金融審計及內部審計本科專業;引入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開發智能化審計課程,建設智慧審計實驗室;深化政-校-企產學研合作,促進教育鏈與產業鏈銜接;推進國際化辦學,拓展國際交流項目,著力打造“審計留學中國”品牌和審計專業碩士國際班“第一品牌班”形象,服務“一帶一路”倡議,培養更多知華、友華、愛華的高層次審計人才。
來源:南京審計大學微信公眾號
編輯:孫哲
目前180000+人已關注我們,您還等什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