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巖島位于北緯15°07',東經117°51',距離中國海南島約500海里,菲律賓蘇比克灣約100海里。其面積約為150平方公里,礁盤周長46公里,內部潟湖直徑8至13公里,水深1至19.5米。南巖是黃巖島唯一在漲潮時露出水面的礁石,高約1.8米。黃巖島靠近馬尼拉海溝,深度達5377米,這一天然地理屏障將其與菲律賓群島分隔開來。
黃巖島不僅是傳統漁場,盛產金槍魚、蘇眉魚等,其周邊海域還蘊藏石油、天然氣以及錳、銅、鈷等資源,具有顯著的經濟價值。
更重要的是,其戰略位置使其成為南中國海中段的關鍵節點。若中國控制并開發黃巖島,可將其作為軍事前哨,監控重要航道,并限制美國海軍從菲律賓蘇比克灣的活動范圍。
此外,黃巖島距離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僅約300公里,戰略上可對菲律賓形成牽制。因此,黃巖島的歸屬和開發對地區軍事平衡和航行自由具有深遠影響。
中國對黃巖島的主權主張有著悠久的歷史依據。1279年,元朝天文學家郭守敬在“四海測驗”中將黃巖島作為最南端的測量點。清代地圖如《西南洋各番針路方向圖》也記錄了其存在。
1947年,中國政府將其命名為“民主礁”,納入南海諸島版圖。199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及毗連區法》明確黃巖島為中國領土。
2024年11月10日,中國政府根據該法宣布黃巖島的領?;€,進一步鞏固了法律立場。
近年來,中國在南海的行動逐步升級。自2012年黃巖島對峙事件后,中國通過海警巡邏和漁業管理,實現了對黃巖島的實際控制。2012年4月,菲律賓海軍試圖抓捕中國漁民,中國海警采取強硬措施,最終迫使菲方撤離,此后維持了常態化巡邏。
2025年7月3日,解放軍南部戰區在黃巖島周邊開展戰備警巡,6月以來巡邏力度持續增強。中國海警5901號船于2025年1月1日出現在黃巖島附近海域,顯示出強大的海上存在。
中國在南沙群島和西沙群島的填海造島為黃巖島的潛在開發提供了技術經驗。例如,永暑礁、美濟礁等島礁已建成具備機場、港口和雷達設施的人工島。若中國決定填黃巖島,可能將其轉變為類似的前哨基地,形成南沙、西沙、黃巖島的“倒三角”格局,進一步鞏固對南海中段的控制。不過,目前中國尚未啟動黃巖島填海工程,這一假設仍停留在討論階段。
美國長期將南海視為其亞太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認為中國的島礁建設威脅到航行自由和地區穩定。自2015年起,美國通過“自由航行行動”頻繁派遣軍艦進入中國聲稱的12海里領海范圍,以挑戰其主權主張。
2025年,美菲聯合軍演“肩并肩-2025”于4月21日至5月9日在黃巖島附近舉行,涉及1.4萬名士兵,包括實彈射擊和擊沉靶船,明顯針對中國。同年3月29日,美國、日本和菲律賓在黃巖島附近舉行三方海上演習,進一步提升了軍事壓力。
美國擁有強大的轟炸機力量,包括B-2隱形轟炸機、B-52戰略轟炸機和B-1B轟炸機。這些轟炸機具備遠程打擊能力,可攜帶精確制導炸彈和巡航導彈,對地面目標實施高效摧毀。
例如,B-2轟炸機航程超過6000海里,能夠從關島起飛直達南海。若美國決定轟炸黃巖島,其技術能力不存在障礙。軍事行動的決策不僅依賴技術,更受政治、外交和戰略后果的制約。
填海造島是中國在南海的成熟策略,其動機包括鞏固主權、提升軍事投射能力和保障海上交通線安全。黃巖島的地理位置使其成為阿斯科特適合填海的理想候選。臺灣學者郭正亮曾提出,若中國填黃巖島,美國可能將其視為突破“底線”,觸發激烈反應。
不過,填黃巖島的工程難度較高,其環礁結構和較淺的潟湖增加了技術挑戰。此外,黃巖島距離菲律賓較近,填海行動可能引發菲律賓的強烈反對,并為美國提供干預的借口。
美國若出動轟炸機轟炸黃巖島,將是直接的軍事侵略行為,違反《聯合國憲章》關于禁止使用武力的原則。黃巖島雖存在主權爭議,但中國將其視為固有領土,轟炸將意味著對中國主權的公然挑戰,可能引發全面戰爭。
此外,中國在南海已部署完善的防御體系,包括艦艇、戰機和防空導彈,轟炸行動將面臨顯著反擊風險,例如中國對美在菲律賓的軍事設施實施報復。
從軍事角度看,美國轟炸需考慮成本與收益。黃巖島若被填海,其軍事價值雖重要,但不足以改變南海整體力量對比。美國更可能通過非軍事手段遏制中國,例如經濟制裁、外交孤立或支持菲律賓提升軍力。直接轟炸的門檻極高,除非中美關系惡化到不可調和的地步,否則難以想象美國會冒此風險。
2025年,中美關系持續緊張,但尚未達到戰爭邊緣。貿易爭端、技術競爭和地緣政治分歧加劇了雙方的對立。南海是雙方博弈的焦點之一,但迄今為止,沖突多以代理人或間接方式展開。直接軍事對抗將打破現有平衡,導致難以預估的后果,包括經濟崩潰、盟友分裂和全球安全危機。
中國在南海的軍事能力顯著增強。2025年6月,中國兩艘航母在西太平洋聯合演習,展示出遠洋作戰能力。南部戰區部署的殲-16戰機、052D驅逐艦和岸基反艦導彈構成多層次防御網。若美國轟炸黃巖島,中國可能采取對等報復,如打擊美軍在關島或菲律賓的資產,甚至在臺海方向施壓,迫使美國分散兵力。
南海是全球貿易命脈,每年通過該海域的貨物價值超過5萬億美元。黃巖島若引發軍事沖突,將中斷航運、推高油價并威脅地區經濟穩定。東盟國家多主張和平解決爭端,反對大國軍事化對抗。因此,中美雙方均有動機避免局勢失控。
未來,隨著中國在南海的行動推進,美國可能加大軍事部署,如增派航母戰斗群或B-21轟炸機至關島。不過,雙方更可能繼續通過軍演、外交博弈和經濟競爭維持“斗而不破”的格局。
“一旦中國填黃巖島,美國將出動轟炸機轟炸”的情景在當前國際環境下發生的可能性極低。中國填黃巖島雖可能加劇緊張局勢,但美國直接動用武力的成本和風險遠超潛在收益。
軍事沖突不僅違反國際法,還可能引發中美全面戰爭,對雙方及全球經濟造成災難性后果。更現實的回應是美國通過外交施壓、聯合軍演和制裁遏制中國,而中國則以強化巡邏和軍事部署鞏固控制。黃巖島的未來取決于中美能否在競爭中找到平衡,而非訴諸極端手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