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自從特朗普上臺之后,美國的怪事就沒斷過,先是對各國舉起了關稅大棒,后來又跟我們打起了關稅戰,沒占到便宜之后特朗普又開始突發奇想,將目光盯在了比特幣上。
在特朗普眼中的比特幣是優質資產,值得大家去投資,可比特幣明明就是個虛擬貨幣,憑什么值得一國總統親自下場推薦?特朗普的背后又打著什么算盤呢?
特朗普的比特幣還債夢
特朗普是個典型的商人,他的思維不應該用政治的眼光去考慮,其實特朗普推崇比特幣的目的非常簡單,就是想用比特幣還美國那36萬億美元的國債。
從2024年12月開始,比特幣的價格一路走高,直接沖破10萬美元大關,現在一枚比特幣能在北京五環買個小兩居了,可這價格背后的風險可不容忽視。
比特幣價格波動大是出名的,一天跌個百分之二三十也不稀奇,不過眼下特朗普硬是看不到比特幣的風險,開始不顧一切的全球帶貨,指望靠這一波暴漲把自己家的債務問題全解決了。
特朗普的計劃乍一看有點兒像投資操作的老套路,就是在拼命做多比特幣,但放到國債這種規模上這事就沒那么簡單了,當前整個比特幣市場總市值也就2萬億美元左右,想用它填補36萬億美元的債務窟窿基本上是天方夜譚。
所以這個市場上現在只有特朗普一個人在唱獨角戲,不說全世界各國買不買賬,就連比特幣能不能穩住10萬美元這條線都是未知數,任何一個突然的大跌都會讓特朗普變成全場最大接盤俠,這個坑比所有的礦坑都深,一招不慎就是粉身碎骨。
所以現在許多專業機構和分析師都不太看好朗普的觀點,這世界上沒有傻子,雖然現在美國的債務越堆越高,明眼人都知道美國是還不起了,但好歹現在的美國還有一一定的國家信用,國債慢慢償還也就罷了。
雖然現在全球很多國家已經開始減持美債,但還有很多國家必然是有著大量美債,如果硬逼著這些國家接受波動劇烈的比特幣,估計主力不會是一點半點。
特朗普的如意算盤
特朗普不是傻子,他當然看到了比特幣價格猛漲的機會,打算賭一把用比特幣推高市值、填補債務黑洞。
他的計劃是用很少的錢買比特幣,然后依靠政府的各種操盤手段把比特幣的價格給捧紅,這個過程中,美國就能手握增值的比特幣資產來償還各國持有的美債。
可特朗普還是把事情給想簡單了,比特幣雖然可以交易但算不上主流二級市場,那些所謂的華爾街大佬們是沒有辦法做到穩定操盤的,參與炒幣的不僅有巨鱷機構,還有敢冒風險的小散戶。
這幫散戶專治各種不服,追漲殺跌那都是基本操作,如果把一國國債都放在這樣的市場上本身就有點不靠譜。
其實特朗普也沒有把全部的希望都放在抬高比特幣身價解決債務問題上面,因為特朗普壓根沒法兒確定比特幣是否能頂起這口大鍋,比特幣的總量是恒定的,就算是用巨量資金不斷買進比特幣,總市值想跟美國國債的規模比依舊太少了。
讓比特幣在短期內抬高到能抗衡36萬億美元的市值是根本不可能的,現在美國的經濟已經處于走鋼絲的邊緣,一招不慎就可能造成經濟崩盤,如果追不上預期的漲幅,繼續買的錢也就成了扔水里的石頭。
而且美國法律上也不承認比特幣是正式貨幣,想把比特幣搞成貨幣償還的手段得先修改美國法律,這才是整個問題最難的地方,美國國會的扯皮能力世人有目共睹。
特朗普政府想動的不光是本國法律,這可是關乎全球的經濟操作,一旦全球投資者對這種操作的信任感缺失,硬推下去也會導致更嚴重的后果,連美元信用都可能跟著垮臺特朗普政府想動的不光是本國法律,這可是關乎全球的經濟操作。
即便能用比特幣來償債,也不過是一種拖延戰術,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美國巨大的債務危機,充其量可以在短期內讓財政緩一口氣,可一旦比特幣出現震蕩下行,結果就會非常尷尬。
過去幾個周期比特幣的價格波動已經證明了一點,高漲過后必定有一輪暴跌,前段時間比特幣價格曾直接掉下去52%,沒有國家愿意陪美國一起作死。
比特幣到底是個啥?
那問題來了,比特幣到底是怎么回事兒?其實它就是一種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加密數字貨幣,底層技術直接和數學、密碼學掛鉤。
比特幣的故事起源于2008年,神秘人中本聰在一篇論文里提出一個構想,要搞一種去中心化的電子現金系統,這系統不靠政府或銀行發行,純粹依靠一套算法來產生。
這就是比特幣的底層邏輯,區塊鏈技術技術就像個公開賬本,網上的每個節點都保留著一份賬本副本,任何一筆比特幣交易都要經過全網驗證記錄在這個賬本里。
聽上去有些晦澀難懂,但只要記住一點就夠了,比特幣的發行數量是固定的,總量只有2100萬枚,誰也不能多印。
而挖比特幣的過程有些像開礦,只要依靠強大的計算機去解復雜的數學題就可以獲得比特幣,解題速度越快挖到的比特幣就越多,早些年普通單臺電腦就能挖,現在已經升級成了超強專業礦機。
其實一開始很多人對中本通的想法是不屑一顧的,那個時候絕大多數人都把比特幣當成一種在論壇上瞎胡鬧的小玩意兒,2009年1美元就能買到1300枚比特幣,估計誰都沒有想到十多年后的比特幣價格直接突破10萬美元一枚。
最初比特幣只在技術宅之間流行,后來價值逐漸被大家認可,無數投資者看到它一路上漲的瘋狂行情之后開始瘋狂涌入,比特幣也開始了一路狂飆。
2011年一枚比特幣的價格還在0.25美元,到了2013年直接飆到了260美元,經過幾輪暴漲暴跌之后依然熱度不減,這些年受全球經濟環境和美聯儲貨幣政策的影響,資金大量涌入比特幣,直到最近沖破了10萬美元大關。
人們愛比特幣的核心原因就是它的稀缺性,因為比特幣的本質保證了它永遠只有2100萬枚,不會多也不會少,這樣的設定方式讓它比各國的鈔票都要穩定。
貨幣是各國央行調控經濟的一種手段,每個國家的央行都會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印鈔或者回收鈔票,但比特幣是完全不一樣的,算是首創了全球打死不印新幣的資產。
物以稀為貴,如此稀缺的比特幣自然就被炒了起來,就像炒房炒股一樣,越漲越有人追,再加上這幾年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加,各國的貨幣寬松政策也放大了比特幣的吸引力。
股票、房地產這些傳統投資品好像總是會受政治影響,但比特幣完全去中心化,反倒成了一部分人眼中的自由貨幣。
現在的比特幣已經今非昔比了,除了散戶依然追捧之外,許多大公司和上市公司也開始加入購買比特幣的隊伍。
美國上市公司已持有價值超過3000億美元的比特幣,全球范圍內越來越多的企業高層表達了對比特幣的興趣,金融巨頭摩根大通的掌門人以前對比特幣嗤之以鼻,但現在態度也有了180度的轉彎,就連站在金字塔頂端的巨額掌門人都不能免俗,我們普通人又怎么可能不被誘惑呢?
不過我們還是要認清事實,比特幣里面的坑是不少的,雖說底層邏輯設計非常的高科技,去中心化的賬本聽著也讓人安心,但比特幣的價格波動實在是太猛烈了。
由于沒有熔斷機制,比特幣可以在24小時內暴跌百分之幾十,轉天又可能蹭一下漲回來,雖然理論上只要合理持有比特幣做長線投資就沒有問題,可很多人入市都是帶著杠桿的,一個不動下來就可能爆倉出局,所以現在比特幣依然不是一個適合散戶玩的游戲。
在這方面我國還是非常冷靜的,早早對比特幣交易和挖礦采取了嚴監管的態度,認為這類虛擬貨幣缺乏國家信用的背書,很容易成為洗錢和資本外逃非法活動的工具。
當然這并不代表比特幣在全球的影響力減弱,現在的比特幣依然是全球市場最受人青睞的明星之一,只不過比特幣無法監管的漏洞依然存在。
結語
所以除了技術突破之外,比特幣的游戲就是一場資本的狂歡,現在全球各地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資金瘋狂的流入這個巨大的蓄水池,池子里起伏不定的波動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參與者。
作為普通投資者來說,入市還是要謹慎,站在池塘邊看看就好,可千萬不要輕易入局,否則吃虧的可能是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