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下午,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楊少華先生與世長辭,享年94歲。楊少華獨創的"蔫哏"表演風格獨樹一幟,留下《枯木逢春》《打燈謎》《最佳顧客》等經典作品。其表演以"冷面幽默"著稱,看似木訥的表情下暗藏機鋒,節奏把控堪稱教科書級別。有評論家指出,當代相聲演員中能繼承這種"大巧若拙"表演精髓者寥寥無幾。
晚年的楊少華先生身體狀況令人揪心。公開照片顯示,這位耄耋老人日漸消瘦,多次住院治療。更引發輿論關注的是,年過九旬的他仍頻繁出席商業活動,被兒子楊議推著輪椅參加 從社交媒體流出的視頻可見,9日上午的剪彩儀式上,楊少華身著寬松衣衫坐在輪椅上,由楊議推著出席。盛夏近40的高溫中,老人瘦削的身形幾乎被衣物完全包裹,面部松弛的皮膚與凹陷的眼窩形成強烈視覺沖擊。有網友認為94歲高齡且長期患病的老人本應靜養,卻被頻繁用于商業活動:“這哪是盡孝?分明是榨取最后流量價值!” 拋開家庭爭議,楊少華的藝術遺產不容忽視。他將市井智慧升華為舞臺藝術,用七十年功力詮釋了"逗樂不靠嘩眾取寵"的表演真諦。相聲界元老 在傳統藝術面臨轉型的今天,楊少華的離世象征著一個時代的落幕。他見證了中國相聲從撂地賣藝到電視春晚的歷程,親歷了傳統曲藝在娛樂多元化沖擊下的堅守與變革。 這位歷經滄桑的藝術家曾在一檔訪談中說:"說相聲就像熬高湯,火候不到不出味兒。"如今,這鍋熬了94年的人生高湯已然飄香遠去,留下的是笑聲中的思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