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攜手
振興路上的“平仄春秋”
自2022年7月踏上甘肅鎮原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第四批天津援甘干部靜海援派鎮原工作組(以下簡稱“鎮原工作組”)以堅定的信念和飽滿的熱情,深化東西部協作指示精神,堅決落實天津、甘肅相關決策部署,錨定“守底線、抓發展、促振興”的目標,在東西部協作的壯闊舞臺上奮力書寫鄉村振興的精彩答卷。
架起協作“連心橋” 共繪發展“同心圓”
鎮原工作組充分發揮聯絡職能,全力暢通戰略協同、高層對話、社會交流3條渠道,促使天津靜海區與甘肅鎮原縣的東西部協作走深走實,讓山海情誼愈發深厚。
在戰略協同層面,鎮原工作組推動東西部協作成為兩地黨委、政府的重點工作。三年間,雙方構建起高效的戰略協同機制,召開6次靜海區與鎮原縣東西部協作聯席會議,鎮原縣委常委會等會議圍繞東西部協作重點任務、政策銜接、資源整合等關鍵環節專題研究16余次。在資金與項目規劃上,科學編制1.64億元幫扶資金使用方案,高標準通過20余次上級評估督查,贏得廣泛贊譽。
高層對話頻繁且富有成效。靜鎮兩地黨政主要領導互訪,精準對接協作需求。靜海區主要領導踐行幫扶承諾,累計捐贈社會幫扶資金1315萬元、鄉鎮幫扶資金570萬元。鎮原縣也積極行動,在靜海區舉辦農產品展銷會,鎮原縣四大班子主要領導全體到靜海招商,為協作注入新活力。
社會交流實現全領域、多層級覆蓋。靜鎮兩地19個鄉鎮、5個鄉村振興示范村、300余所中小學、5個社會組織、67家民營企業紛紛結對,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多部門開展常態化“走親式”交流,其中“靜海曲藝進鎮原”等文化活動,更讓兩地民心緊密相連。
鍛造產業“強引擎” 激活發展“新動能”
產業發展是鄉村振興的關鍵。鎮原工作組聚焦4條路徑,精準發力,為鎮原產業發展裝上“強勁引擎”。
肉羊產業
立足鎮原“土特產”資源,鎮原工作組全力推動肉羊產業發展,制定提質增效方案,建設4處萬只肉羊良繁基地,出臺多項扶持政策,開展助企行動。通過資金支持與技術指導,幫扶甘肅新靜原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擺脫困境,為企業研發升級、正常運轉提供源頭活水,其生產線改造后產能翻倍,產品更是打入高端市場,年產值不斷突破,成為產業振興的典范。
“蘋果+科技”“食用菌+生態”“絨山羊+加工”三大特色產業蓬勃發展。300畝現代化矮砧密植蘋果示范園運用創新技術,產出的蘋果“香、甜、脆、鮮”,成為國家體育總局指定用品,并進入山姆超市、盒馬鮮生銷售;開邊鎮的食用菌產業構建起生態閉環,年產值突破6000萬元,帶動400余人就業;絨山羊產業形成雁陣模式,構建養殖、加工、銷售全產業鏈,推動產業集約化、規模化發展,助力農戶增收致富。
鎮原工作組還大力實施“引大引強引頭部”行動,引入山東聚廣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投資1.2億元建成現代農業示范基地。創新發展模式帶動6000戶農戶種植,提供120個就業崗位,幫助務工者年增收2萬元。建成的萬噸果蔬加工廠,讓鎮原農產品實現華麗轉身,年加工銷售各類果蔬超2萬噸,加工的凍干果蔬更是成為抖音爆品。
抓住“雙碳”機遇,讓光伏產業在鎮原落地生根。天津市瑞豐達金屬制品有限公司投資5000萬元的光伏支架制造項目即將投產,預計年產值2億元,帶動150余人就業,填補了鎮原光伏配套產業空白,助力綠色低碳發展。
打造幫扶“金招牌” 托起民生“幸福夢”
勞務協作方面,鎮原工作組落實立體化工作模式,創新“訂單式”崗位對接,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活動,累計提供8951個就業信息,接待意向求職者1.6萬人次,實現勞務協作從“粗放式輸送”向“精細化對接”轉變。“鎮原護工”品牌更是成績斐然,通過技能培訓、大賽選拔,帶動1.4萬人就業,人均年工資性收入5.5萬元,成為津甘協作的亮眼名片。
消費幫扶成效顯著,三年累計完成金額超8億元。嚴格遴選30家優質企業、合作社作為重點供貨主體,通過產銷對接,鎮原特色農產品走進各大商超和平臺。品牌建設實現突破,多個商標成功注冊??鐓^域展銷招商活動簽約項目21個,協議金額37.6億元。
“組團式”幫扶
“組團式”幫扶在教育醫療領域開花結果。醫療團隊建成腫瘤、眼科、口腔、醫學美容4個特色診療中心,累計服務門診患者2.3萬人,手術及治療4100余例,提升了縣域醫療水平;教育幫扶團隊革新教學模式,靜海區成職教中心、靜海區第六中學分別與鎮原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鎮原縣第二中學結對,引入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從課程體系優化到師資隊伍建設,全方位推動鎮原教育教學模式創新突破。鎮原縣第二中學高考升學率提升25%,鎮原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高考升學率提高4.57%,轉段錄取率達98.8%。同時,增設無人機操控與維護專業,完善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機制。
農文旅融合
農文旅融合展現新貌。高標準打造“黃土明珠”上肖鎮翟池景區,大力發展休閑度假、生態觀光、民俗體驗、石窟觀賞等產業,景區年接待游客達30萬人次。針對鎮原剪紙為原型的“剪云裳”系列服裝進行品牌新品研發生產與宣傳推介,非遺展演活動收獲無數點贊。
開邊鎮解放村、屯字鎮閆溝村、屯字鎮白馬村、新城鎮郭溝圈村、方山鄉賈山村5個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各具特色,均達到“和美鄉村”標準。其中,開邊鎮解放村榮獲“全國宜居宜業和美村”稱號,成為鄉村振興的樣板。
錘煉隊伍“硬作風” 凝聚協作“強合力”
鎮原工作組深知,一支過硬的隊伍是做好東西部協作工作的保障。他們構建起三重機制,鍛造出一支敢擔當、善作為的援派鐵軍。
精準選派干部,明確紀律要求,簽訂承諾書。通過廉政談話、發放警示卡等方式強化監督,全面考核認定,形成良好導向。
突出實際導向,激發隊伍效能。組織專題學習,開展“我為當地辦實事”活動,累計辦實事400余件。建立管理機制,分類管理干部,推動幫扶舉措落地見效。注重解決干部實際困難,豐富業余生活,營造溫暖氛圍。宣傳干部閃光點,60余篇新聞稿件展現援派干部風采。
如今,在援派期滿倒計時階段,鎮原工作組正全面復盤工作,倒排工期,以“釘釘子”精神推進任務攻堅。他們將做好交接工作,確保東西部協作工作不斷檔,繼續為鎮原鄉村振興貢獻力量,讓山海協作的故事續寫新的輝煌。
來源:靜海融媒
一鍵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