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德清縣乾元鎮幸福村的“共富數字漁倉”內一派繁忙景象——十幾輛“叮咚買菜”的冷鏈配送車滿載著生態循環水養殖的鱸魚準備發車。當天,德清縣“共富數字漁倉”正式開倉,同步啟動的還有“叮咚買菜”水產“一公里深”戰略,標志著源頭產地的安全生態水產品將更便捷地抵達千家萬戶。
這座占地700畝、總投資2.5億元的“共富數字漁倉”,其實是一座顛覆傳統的“數字一體化水產綜合體”。魚苗被安置在占地不足13平方米、體積約15立方米的陸基桶中,依托微循環系統、調水池、消化池的協同運轉,再搭配數字化水質監測平臺,水溫、溶氧、pH值等關鍵指標可實時調節,確保養殖環境穩定安全。
“一個陸基桶一個季度能出魚2500公斤,還能實現連續投放、分批出魚,單位面積產量大幅提升。”德清縣農業高新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沈曉東介紹。
通訊員 姚海翔 攝
這座漁倉不僅是“高產田”,也是“共富倉”。今年6月,德清縣創新推出“數字漁倉+共富認養”模式,為低收入農戶鋪設了一條“零門檻、穩回報”的增收路:當地低收入農戶可在德清農商銀行的貸款支持與德清縣紅十字會的貼息政策支持下,認養“一桶魚”(即一個投放2500尾鱸魚苗的陸基桶),養殖全程由浙江慶漁堂漁業科技有限公司專業托管,還能享受7.2%的年化保底收益。
“認養不是‘躺賺’,村民還能深度參與產業鏈。”該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農戶除了通過認養獲得穩定收益,還能在養殖管理、投喂等環節通過靈活用工、合作服務等方式實現“二次增收”。據悉,項目首批面向全縣近130戶低收入農戶開放,后續將逐步擴大認養規模。
來源:杭州日報
編輯:石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