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4月,海南島戰役爆發,作為主戰員的鄧華率領四野的40軍和43軍入駐戰場。鄧華曾是四野名將,在解放戰爭之后替換四野悍將黃永勝,成為彭總的得力助手。鄧華在朝鮮戰場上展現出強大的大局觀和戰場把控力,在1953年接替彭總成為志愿軍總指揮。
在多位開國上將中,鄧華無論是在解放戰爭還是在朝鮮戰爭中的功績,都不是其他人可以比擬的,但綜合實力一流的鄧華上將也有不愿提及的戰役。在海南島戰役中,鄧華率領的部隊不僅順利拿下陣地,還打出一個漂亮的翻身仗,可鄧華卻對這一仗很少提及。
1950年4月海南島戰役打響,鄧華率領四野的兩個主力軍應戰。40軍軍長是被稱為旋風司令的韓先楚,43軍軍長李作鵬也是一名能征善戰的猛將。中央將兩個軍放在一起交由鄧華一人指揮,原本是希望鄧華能順利拿下海南島,但等打起仗的時候事情不對勁了。
海戰和陸戰不同,我軍盡管在陸戰方面舉世無雙,但在海戰方面還是缺少不少經驗的。為避免之前金門戰役的教訓,在跨海作戰期間我軍表現的格外謹慎,準備工作也多了些。
鄧華作戰一向以沉穩自居,這一點和林帥有點不謀而合,相對應的旋風司令韓先楚打起仗來就是來去如風,喜歡采取冒險的方式。在開戰之前,鄧華的本意是打造足夠的機動船只,能夠大批量的運送部隊,而韓先楚則希望借助木船等現有工具速戰速決。
新中國已經成立,解放戰爭也打到了尾聲,為何旋風司令韓先楚還要著急忙慌的結束戰斗呢?原來韓先楚也有自己的打算,現在的風向正好面向敵人,要是過一段時間風向變了對我軍非常不利。再一點上,韓先楚已經感覺到國際形勢的變化, 拖久了勢必會影響海南島的解放之路。
而韓先楚提出自己的方案,鄧華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案,兩人都應該認為部隊按照自己的方案來,爭來爭去韓先楚給中央發去了電報。很快,遠在北京的毛主席得知了此事,經過多方考量后,毛主席大膽的采用了韓先楚的方案。
從原則上來說,鄧華的方案并沒有問題,循序漸進逐步推進,對于當時的軍隊來說還是很有必要的,可韓先楚的一番預測卻正好命中了不久之后發生的朝鮮內戰,這一點來說,韓先楚的預測多半是來自征戰沙場的直覺做出的判斷。
在確定好方案后,韓先楚率部攻擊海南島,并在2個月的時間內摧毀敵方的立體防御機制,成功為新中國的國土增光添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