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周仕敏 通訊員 李志輝)暑期剛至,廣西柳州市鵝山路小學教育集團的“閱創”課程體驗營就紅紅火火開展起來。學生們做了件很特別的事:為將退役綠皮火車引進校園,他們從方案到實施都做了詳盡籌備。
“綠皮火車,承載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見證了中國人民艱苦奮斗、改革發展的歷程?!薄熬G皮火車能抗住冰凍雪災,遇到極端天氣還能發揮重要作用?!薄瓏@退役綠皮火車進校園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學生展開了激烈的辯論,最后達成了綠皮火車進校園的共識。
隨后,全體營員按照綠皮火車進校園項目研究需要,分為提案組、測量組和創新組三大實踐團隊,在5天內,以極高的效率完成了各項籌備工作。7月4日,鵝山路小學教育集團舉行了“閱創”課程體驗營成果展示聽證會,邀請家長、專家、媒體共同見證了他們為綠皮火車進校園所作的努力。
提案組的報告列出了國家到地方支持退役綠皮火車進校園的政策依據、成功案例、教育意義等內容,詳細規劃了綠皮火車進校園的課程創新,機車的維護、保養、運營,詳盡列出了整個項目開展的資金預算。
測量組頂著烈日酷暑,走進柳州機車車輛有限公司,實地測量綠皮火車的長寬高以及內部結構的關鍵數據;仔細分析學校功能區布局,確定了綠皮火車進校園的擺放位置并進行了仔細測量。以1:100的精準比例制作了綠皮火車進校園的布局沙盤,沙盤上詳盡標注了地基混凝土厚度、軌道預埋螺栓位置等工程細節。
退役綠皮火車進校園后能干什么?創新組的學生進行了微縮模型直觀展示。“只此青斕號”團隊把車廂變成扎染坊,設計了自動攪拌機械臂與甩干裝置;“沉浸式動植物體驗館”團隊制作了先進的水循環系統與土壤濕度傳感器;“智械沖鋒號”團隊展示了積分小賣部、火車博物館、機器人創造營、“hello world”四大科技模塊,將工業遺產打造成了生動的“活教材”……
鵝山路小學集團總校長劉嫦介紹,依托“至善教育”和“書香科創”深厚的文化底蘊,學校正在探索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閱創”育人新模型,無論在課程設置還是課堂教學都緊扣時代發展,全面激發學生的讀、思、行、創,努力讓學生得到自主、全面的發展。
作者:周仕敏 李志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