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萊陽市照旺莊中心初級中學開展了一次別開生面的勞動+美術學科融合活動——“梨書”鐫刻勞動實踐活動。學校邀請了萊陽教科研中心勞動教育教研員及兄弟學校的骨干教師們 ,一同走進學校的校外勞動實踐基地——西陶漳梨園,師生們一起共探勞動教育課堂教學新樣態,在跨學科實踐中厚植鄉土情懷,賦能學子成長與鄉村振興。
梨園刻字·匠心筑夢
照旺莊是萊陽梨的主產區,圍繞梨文化,衍生出許多特色果業產業鏈條,老師先是向學生們介紹了家鄉的特產及文化產業,然后介紹了書法如何與“梨”的完美結合。課堂上,教研團隊的老師們分組與學校師生共同勞作,沉浸式體驗了一把這匠心獨具的“梨書”書寫實踐活動。老師和學生們異常興奮,第一次感受如此“有味”的課堂:大家聞著果香、聽著鳥鳴、欣賞著風景如畫的梨園美景,在濃濃的鄉土氣息中感受家鄉獨特的風味。
老師為學生講授梨書鐫刻的技巧并進行具體示范,他們手執“刻刀”,只見一個個飽含祝福的不同字體的“福”“平安”“健康”“喜樂”和寓意深刻的“金榜題名”“萊陽教育碩果累累”等字樣躍然梨上,輔以如意花紋、祥云紋等傳統美育元素圖案的點綴。這既是對書法藝術與傳統農耕文化的深情致敬,也寄托著大家對美好生活和未來豐收的殷切期盼。
阡陌學堂·耕讀啟慧
課堂結束后,教研團隊參觀了校內勞動教育實踐基地——“東籬園”和“知行園”。14塊責任田正煥發勃勃生機,這14塊責任田施行“級田制”管理模式,根據季節不同,種植了韭菜、豆角、茄子、白菜等作物。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及勞動課來到這里,親手翻土、播種、澆水,悉心照料幼苗,收獲勞動果實,體驗著農耕的艱辛與樂趣。綠意盎然的菜園成為學生們學習勞動知識、培養勞動意識的生動課堂。
研討提升·體系深耕
活動結束后,教研團隊的老師們進行了總結、研討。照旺莊中心初級中學勞動教育老師宮鳳交流了學校特色“梨緣”勞動教育體系。依托“社團、田園、基地、家庭、社會”五大陣地,學校構建起家庭生活課程、梨緣社團課程等“5+N”特色課程群。包括“成長檔案袋記錄勞動軌跡”“星級達人評選激勵實踐”等措施在內的“123評價體系”,實現勞動教育全過程可視化。宮老師的匯報贏得了在場老師們的陣陣掌聲,也展現了照旺莊中心初級中學勞動教育的豐碩成果。教研團隊圍繞勞動教育“三課”如何有機結合、學生不同成長階段的勞動任務及課程安排進行了深入細致地交流和研討,并對學校勞動教育與多學科融合開展了熱烈的討論,凝聚集體智慧,為學校發展和教師專業能力提升,提供多方助力。
課堂本就應是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這次活動是照旺莊中心初級中學“三課”(特色課程、匠心課堂、校本課題)聯動與跨學科融合(勞動+美術)的創新實踐,也是教學改革的生動體現。未來,萊陽照旺莊中心初級中學將繼續立足本地優勢,深耕萊陽梨這一家鄉支柱產業,結合真實情境,融合多學科知識開展勞動教育實踐活動,激發學生知家鄉、愛家鄉的熱情,讓勞動教育真正扎根鄉土,在助力鄉村振興的道路上綻放出新時代的光芒。
聲明
本文來 源于萊陽市照旺莊中心初級中學。以 上圖 文,貴在分享,版權 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內容僅為作者觀點,并不代表本公 眾號立場。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本文編輯:鐵扇公主
責任編輯:林美妮
山東教育發布 |
| | | |
投稿/新聞線索/爆料視頻
一經采用將獲得線索獎勵
點推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