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北京城市圖書館“跟著名著游中國·北京場”中,主持人倪萍、講書人樊登,以及好未來(學而思)執行總裁位晨,以名著為引,與讀者一起回到童年、走進北京,帶領孩子們品讀寫北京的經典名著。
倪萍以《我與地壇》為例,動情剖析了史鐵生筆下的生命哲思。她將個人的北京記憶與文學圖景交織,深情道出:“讀書使得史鐵生的靈魂站立了,就算坐著輪椅,也可以去世界上的任何地方”,所以她“希望孩子們好好讀名著”。
樊登則聚焦《城南舊事》《朝花夕拾》等近現代名篇,從林海音、魯迅的北京足跡出發,強調了精讀習慣對孩子長遠發展的關鍵作用。“一個孩子即使成績平平,但只要養成精讀的興趣和習慣,往往能比只會刷題的孩子走得更遠。”他認為,名著是我們這個民族、這個社會的共同記憶和共同話語。只有精讀名著,孩子才能真正跟社會融為一體。
當被問及工作之余怎么做到大量閱讀時,倪萍以自身經驗說明,閱讀并非必須正襟危坐于書桌前,關鍵在于內心持續保有對知識的渴求和對閱讀的珍視。“讀書確實是我們工作的需要和生活的需要”,這種將閱讀融入日常點滴的意識,使得碎片時間也能成為汲取智慧的契機。
樊登則給出了三點讓孩子愛上讀書的建議:家里要有書,家長要讀書,讀后要交流。他認為,學而思大閱讀“比我們更懂孩子如何閱讀”,其專業體系能有效搭建理解階梯,幫助孩子穿透文字表層,把握深層意蘊,實現從“讀得多”到“讀得懂”的關鍵躍升。
他們表示,名著閱讀不是一蹴而就的任務,而是一場慢而深的修行。他們鼓勵家長們在暑假為孩子營造濃郁的閱讀氛圍,既可以在家中靜讀,也可以走出門去“讀城市、讀生活”。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溫婧
編輯/張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