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24”水災中,貴州省黔東南州從江縣城區供水設施遭受嚴重損壞,主供水管道受損約6.3公里,1200支水表、12套二供設備等物資受損。
經過全縣黨員干部全力搶修,截至7月2日,縣城受災區全部搶修恢復供水;截至7月4日,受災影響的6個鄉鎮全部恢復供水。
從江縣水務干部搶通供水管網。
“半個月以來,我的手機24小時信息不斷,搶修隊就一直沒有休息。”從江縣添潤水務有限責任公司黨支部副書記姚干權說,直到7月4日晚,他的手機終于恢復了寧靜。
自今年6月18日貴州省水利廳啟動水旱災害防御Ⅳ級應急響應以來,6月21日、24日、28日,都柳江貴州榕江、從江、三都段,清水江支流丹寨南皋河段等先后受持續強降雨影響,洪水泛濫,災情嚴峻。
榕江縣城民居用上自來水。
災情發生后,當地城鄉供水、排水等基礎設施遭受不同程度損毀。省、州水利部門第一時間派出工作組趕赴一線開展防災指導、搶修工作,幫助各地盡快恢復正常供排水。
近日,筆者深入榕江、三都、從江等地,看到一場場與時間賽跑、為民生而戰的供水搶修攻堅戰全面打響。水利系統的黨員干部與群眾克服困難、并肩作戰,排內澇、修管網、清淤泥,上演了一幕幕眾志成城的感人畫面。
受兩次洪峰過境影響,黔東南州榕江縣城供排水設備遭受重創,除了金龍山水廠、老水廠兩個主要供水設施位居高處未受損外,其余縣城的管網、泵站、污水處理廠等均受損嚴重。
都江鎮排長河應急提水工程搶建現場。
在萬都富宇國際小區,小區業主、物業人員及民兵應急連的隊員們,拿著鐵鏟在泥水里行走攪動,以便翻動沉積的淤泥。
一樓地面上,兩臺容量13立方米的清洗吸污車分別進行沖洗、吸污作業。小區業主吳濤撩起衣角抹了一把臉上的汗,也加入到清洗地面的隊伍中。他說:“今天抽完污水和淤泥,方便水務部門搶修小區供水設施。”
災情發生后,干部和群眾齊心協力搶供水、排內澇的場景持續不停。“既要解決供水,又要解決排水,同樣是大事。”榕江縣水務局副局長吳振宇說,截至7月5日,縣城38處高樓層住戶實現臨時應急供水,全縣受災區域供水基本恢復正常。
榕江縣城居民用自來水清洗家用電器。
如今,日供水量達4.2萬噸的金龍山水廠、老水廠已滿負荷運轉,汩汩清水正源源不斷地流入千家萬戶。筆者在榕江縣城隨處可見居民在清洗房屋、環衛工人在清洗街道、修理廠在清洗車輛……大家都用上了自來水。居民韋慶榮臉上洋溢著笑容說:“通水通電之后,一切都方便了,我們可以在家煮飯吃了。”
吳振宇介紹,全縣正組織100多人、60余臺設備加緊對排水管道清淤,確保排水設施和污水處理廠早日投入運行。
6月24日晚,在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縣都江鎮,持續大暴雨導致該鎮16公里的輸水管網、通訊受損嚴重,5000余人的集鎮成為一座“孤島”。
榕江縣水務局黨員干部在檢查濱江花園泵房控制柜。楊勇攝
25日,進入都江鎮的321國道搶通后,黔南州水務局副局長莫興海當天下午就率隊趕到鎮區排查供水工程。面對都江水廠輸水管道11處斷裂損毀、2處需加固,取水口淤積堵塞嚴重等難題,26日晚上7點,他立即組織召開“院壩會”,與縣水務局、鎮政府商定搶修應急方案,建應急提水工程。
27日一早,州、縣水務人員立即開展泵房選址和管線踏勘,鎮干部群眾也迅速加入提水工程建設中。僅用了五天的時間,一臺每小時抽水80噸的泵站快速在排長河邊完建運轉,將排長河水通過275米揚程提水至都江水廠。通水那一天,正是7月1日建黨節。村民王大爺豎起大拇指說:“真沒想到,你們說到做到!”
截至目前,榕江、從江、三都、丹寨、雷山等受災嚴重的區域受損管網正逐步搶修完畢,恢復正常通水,群眾的生產生活用水得到了保障。
在這場災后供水搶修的戰役中,貴州各級水利黨員干部沖鋒在前,日夜奮戰,以“不修通水、絕不收兵”的誓言和行動詮釋著“人民至上”的理念。(圖/文 潘希來、向莉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