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相聲界的“門派之爭”早有端倪。據《2023年中國曲藝行業發展報告》顯示,傳統相聲團體中,德云社商業演出場次占比高達38%,而同行平均不足10%。這種市場差距難免引發摩擦。中國曲協副主席翁仁康曾公開呼吁:“同行競爭不如同行競合。”但現實中,像楊議這樣公開批評德云社的案例仍屢見不鮮,2021年天津相聲節上,他就因一句“現在某些團體把相聲搞成粉絲經濟”被指含沙射影。
但網友的討論卻走向兩極:一方夸郭德綱“格局打開”,畢竟楊少華生前與德云社并無直接沖突;另一方卻翻出舊賬,2019年楊議在訪談中提及“某社團排擠同行”時,郭德綱曾用“閑人指路”暗懟。如今這般“以德報怨”,是真大度還是迫于輿論?更有年輕觀眾犀利吐槽:“說相聲的要是把臺上功夫用在臺下,早出十個《扒馬褂》了!”
相聲科普搜索量暴漲200%,楊少華經典段子《糾紛》播放量破億。或許正如天津相聲廣播總監于顯光所說:觀眾最終記住的還是作品。侯寶林大師當年面對同行排擠,只回了一句咱們臺上見。
如今楊議尚未回應,但吃瓜群眾已經搬好板凳:有人賭他會不會在下次演出時“現掛”這事,也有人建議雙方干脆來場聯合商演。您覺得這場“江湖恩怨”會如何收場?是“一笑泯恩仇”,還是“且聽下回分解”?來評論區說說你的看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