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凌晨,俄軍打出了一場“聲量”極高的大轟炸。
728架沙赫德-136自殺式無人機,6枚“匕首”高超音速導彈,輔以伊斯坎德爾-K和Kh-101巡航導彈,對烏克蘭境內多個城市與軍事設施實施飽和式打擊。包括基輔、利沃夫、日托米爾、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等戰略樞紐在內,全線報警、火光沖天。
這不是一次常規行動。從投入規模到打擊目標的選點方式,再到轟炸前24小時美國媒體曝出的“特朗普威脅炸莫斯科”錄音,這次行動,更像是俄羅斯對外的一次“戰略性表達”。
攔截數字,烏軍版本的“勝利敘事”
烏克蘭空軍第一時間宣布“攔截718個目標”,攔截率接近98%。但與此同時,美國NOAA衛星的火災監測系統卻在烏克蘭西部和中部多個地區捕捉到了大面積爆炸與燃燒信號。包括日托米爾州奧澤爾諾耶空軍基地、盧茨克空軍工廠等位置,在不同時間段出現持續性高溫點,部分區域延燒數小時。
這兩個地點并不陌生:前者是烏空軍儲備基地,后者則是北約物資二級轉運點,承擔來自波蘭邊境的精確制導彈藥暫存職能。烏軍MiG-29、Su-27和Su-24的作戰彈藥,很多都在這些點完成裝配。
俄軍為何選擇7月9日?恰恰是此前美國國務院剛剛宣布“恢復對烏軍援”,并曝光特朗普私下威脅“若普京攻烏,將炸毀莫斯科”錄音的24小時后。這個時間點,俄羅斯沒有選擇外交抗議,也沒有口頭反制,而是選擇直接用圖-95MS、MiG-31K和無人機工廠的產能“說話”。
一句話總結:俄軍這次轟炸,不是戰術行動,而是戰略回應。
沙赫德-136:廉價飽和攻勢的新節奏
如果728架無人機數字屬實,這將是俄軍對烏最大規模的無人機攻擊。按照目前沙赫德-136的組裝生產模式(多數由俄羅斯本土改進型號“Geran-2”生產),單日千架的產能正在逐步接近現實。
而從作戰效率上看,沙赫德-136并非靠“單機精確打擊”,而是靠飽和度和資源消耗。烏軍每攔截一架沙赫德-136,無論用防空導彈、肩扛式導彈還是高炮、電子干擾,都是對防空系統的集體消耗。
而俄軍的打法已經固定:一線布控沙赫德,二線掛載Kh-101/伊斯坎德爾,三線由高超音速導彈精準點穴。這一套下來,即便90%攔截率屬實,只要有5%突破,就足以摧毀一處彈藥庫或一座變電站。
此次轟炸中,奧澤爾諾耶機場的導彈擊中彈藥區,火勢蔓延至停機坪,起火面積超過1200平方米。從戰術效果看,已達成“打斷一批空軍 sortie 出動能力”的目的。
特朗普威脅“炸莫斯科”,普京用行動回應
7月8日,美國多家主流媒體曝光了一段特朗普私人錄音:他聲稱曾在任上直接對普京說過,“如果你進烏克蘭,我就把莫斯科炸成廢墟。”據稱普京的回應是:“我不信。”
這段錄音時間不詳,但顯然被美媒有意放出,并在俄羅斯國內引起不小震動。外交部雖未正式回應,但7月9日的軍事行動就像是普京對特朗普的一次“實彈回信”。
這次空襲的最大特點是覆蓋廣、節奏快、規模極大。外界注意到,這次俄軍動用了圖-95MS轟炸機群配合MiG-31K戰機、無人機蜂群,幾乎是“晝夜聯動”的模式。這不僅是軍事動作,也是在制造戰略壓力——既是對烏克蘭的,也是對美國本土安全政策的。
而美國方面隨后由國務院發布聲明強調,“特朗普堅定支持烏克蘭,美國仍是烏克蘭最大靠山”。很顯然,華盛頓也意識到輿論發酵后帶來的連鎖沖擊,急于補一劑“口頭強心針”。
但從目前態勢看,俄羅斯已經不再以“美方話術”為行動參考。普京不是在賭特朗普的“真打”或“假嚇”,而是在用實際行動壓縮美國與北約的戰略回旋空間。
戰略定調:俄軍進入“無人機密集打擊常態化”
一場728架無人機+導彈打擊的行動,不會是孤立的“報復”。
從去年底俄軍本土量產沙赫德改進型號以來,單日投放200~300架的打擊頻次已不稀奇,而這一次標志著俄軍對“無人機+導彈復合飽和打擊”的系統戰術驗證已完成。
接下來可能的模式包括:
日均500架沙赫德投放:削弱烏防空系統、城市基礎設施與軍需物流線;
每周一至兩次高超音速導彈點穴打擊:針對西方武器囤積地與指揮節點;
區域密集打擊+電磁壓制:配合“無人蜂群”制造戰區臨時癱瘓。
在這種打法下,烏克蘭將承受巨大的反應壓力:無論攔截成功與否,防空系統都是在“24小時不間斷”的狀態下被逐步拉扯耗盡。更大的問題是,西方補給體系遠遠跟不上俄方的消耗節奏。
728架無人機,是彈藥,更是信號彈。
這次行動俄羅斯要告訴美國——你可以放話要炸莫斯科,我可以用真實火力封鎖整個烏克蘭空域;你可以說支持和平,但我們會決定戰爭打到哪里、打到何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