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說要把查戈斯群島還給毛里求斯,結果美軍基地一個螺絲釘都沒動;毛里求斯說拿回了主權,結果連島上種個椰子樹都得問美國同意;美國什么都沒說,卻成了這場交易的最大贏家。這是什么神仙操作?
2025年5月22日,英國首相斯塔默宣布的這個"歷史性協議",表面上是去殖民化的勝利,實際上卻是新殖民主義的教科書級案例。一個小島群的主權游戲,怎么就變成了美英聯手演的雙簧戲?
一個被"賣"了三次的倒霉蛋
要說查戈斯群島有多倒霉,那簡直就是國際版的"賣身契"連續劇。1814年,英國從法國手里搶來了整個毛里求斯群島體系,查戈斯群島就這樣稀里糊涂成了英國的財產。當時的條約簽署現場,估計連地圖都沒攤開看清楚,反正能搶到手的都是好東西。
真正精彩的操作在1965年。英國眼看著毛里求斯要獨立了,心想不能讓這么重要的戰略位置跑了,于是玩了個"拆分大法"。他們硬生生把查戈斯群島從毛里求斯"剝離"出來,成立了一個叫"英屬印度洋領地"的新行政區。
簽完字沒幾年,英國轉手就把群島中最大的迪戈加西亞島租給了美國,租期50年。這波操作簡直就是"空手套白狼"的典型案例:用別人的錢買下地皮,然后轉手出租賺錢,自己一分錢本金都沒掏。
被毒氣趕出家園的"透明人"
最慘的還是島上的原住民。為了給美軍騰地方,英國政府使出了各種下三濫的手段。他們先是用毒氣熏椰子林,讓居民失去生計;然后切斷水電供應,讓生活變得不可能;最后直接派船強制驅逐,把2000多名查戈斯人趕出了世代居住的家園。
這些被趕走的查戈斯人去了哪里?大部分被塞進了毛里求斯和塞舌爾的棚戶區,過著貧困潦倒的生活。據統計,第一代被驅逐的查戈斯人中,已經有70%去世了,他們至死都沒能重返家園?,F在島上生活的第二代、第三代查戈斯人,很多連自己的祖籍在哪里都不太清楚,只能從老人模糊的回憶中拼湊出故鄉的模樣。
更諷刺的是,在這次所謂的"歸還協議"中,這些真正的原住民依然被排除在外。協議規定,除了美軍基地工作人員,任何人都不能在迪戈加西亞島居住。換句話說,美國大兵可以在那里建家園,查戈斯人卻永遠回不了家。
印度洋上的"永久加油站"
迪戈加西亞島對美國有多重要?這么說吧,從地圖上看,它就像是美國插在印度洋心臟位置的一根釘子。從這里出發,美軍轟炸機可以覆蓋從中東到東南亞的廣大區域,是真正的戰略要沖。
這個基地到底有多豪華?島上不僅有3000米長的跑道,可以起降B-52戰略轟炸機和各種大型運輸機,還有完善的港口設施,能??亢藵撏Ш秃侥?。島上常駐軍事人員約4000人,加上各種承包商和后勤人員,總人數接近5000人。有人開玩笑說,這個基地的配置比很多小國的首都還要齊全。
從阿富汗戰爭到伊拉克戰爭,再到各種"反恐行動",美軍的很多空襲任務都是從這里起飛的。根據公開數據,僅在2001年到2021年的阿富汗戰爭期間,從迪戈加西亞起飛的轟炸機就執行了超過8000架次的作戰任務。這個小島簡直就是美國全球軍事霸權的"永動機"。
花錢買面子的高端操作
英國為什么突然愿意"歸還"查戈斯群島了?答案很簡單:再不還就要賠更多錢了。2024年,毛里求斯把英國告上了國際海洋法庭,指控英國在查戈斯海域非法捕撈,要求賠償20億美元。這個數字對于財政吃緊的英國來說,簡直就是天文數字。
更要命的是,國際輿論壓力越來越大。2019年,國際法院以13比1的壓倒性票數裁定英國必須歸還查戈斯群島主權,聯合國大會也有116個國家投票支持這一決議。英國如果繼續硬抗,不僅要面臨巨額賠償,還可能被國際社會進一步孤立。
于是,斯塔默政府想出了一個"聰明"的解決方案:簽署歸還協議,但美軍基地繼續存在。具體操作是這樣的:英國正式承認毛里求斯對查戈斯群島的主權,同時承諾每年向毛里求斯支付1.01億英鎊,連續99年。聽起來很大方是不是?但實際上,這筆錢只是"基地租金"的另一種說法。
這個協議最精妙的地方在于,它巧妙地繞過了美軍基地的問題。協議明確規定,美英之間關于迪戈加西亞軍事基地的租約繼續有效,而且毛里求斯政府不得干預基地的任何活動。換句話說,毛里求斯拿到了一張"主權證書",但這張證書上寫著密密麻麻的"使用限制條款"。
不出錢卻成最大贏家
在整個查戈斯群島的主權交易中,美國表面上什么都沒做,實際上卻是最大的操盤手。協議簽署前一個月,美軍B-52戰略轟炸機就已經抵達基地進行"輪換訓練",明擺著告訴全世界:這里還是我們說了算。
更有意思的是,美國國務院在協議簽署的同一時期批準了對迪戈加西亞基地的系統升級計劃,包括建設彈道導彈防御模塊。這些升級項目的總投資超過5億美元,比英國給毛里求斯的年租金還要多。顯然,美國完全沒有撤離的打算,反而在加大投入。
據內部消息透露,這份英毛協議在簽署前就已經送到白宮進行"技術審核",每一個條款都經過美方仔細審閱。美國甚至插手了"價格談判",通過英國向毛里求斯施壓,要求"合理降價"。最終的1.01億英鎊年租金,據說就是美方認為"性價比最高"的數字。
新殖民主義的教科書案例
查戈斯群島的"歸還"協議,簡直就是新殖民主義操作的標準模板。傳統殖民主義是用武力直接占領,現在的做法更高明:用法律條文和經濟手段實現實質控制,表面上卻顯得"文明"和"合法"。
毛里求斯名義上拿回了主權,但實際上連在自己的領土上種棵樹都得經過英美同意。協議規定,任何可能"影響基地安全"的開發項目都需要事先獲得英國批準,而英國早就向美方保證:絕不會批準任何可能干擾軍事活動的項目。
英國通過這次交易,成功地把自己從"殖民占領者"轉變成了"和平協調者",國際形象得到了很大改善。美國則通過英國這個"白手套",繼續維持著對戰略要地的控制,而且還不用承擔任何道德包袱。至于毛里求斯,雖然獲得了法理上的主權,但實際上只是成了這場大國博弈中的一個"工具人"。
這場所謂的"歷史性歸還",最終的結果是:查戈斯原住民依然流離失所,毛里求斯拿到了一張"限制級主權證書",英國花錢買到了國際聲譽,美國不花一分錢卻繼續占據著最重要的軍事基地。誰是真正的贏家?答案已經很明顯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