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來自不同國家的士兵有著不同的作戰(zhàn)習慣和戰(zhàn)術理念,語言不通更是加劇了溝通障礙。在瞬息萬變的戰(zhàn)場上,一個小小的誤會或者指令傳達的延遲,都可能造成嚴重的后果。烏克蘭方面似乎也看準了這一點,明確表示 “任何穿上俄軍制服的外籍人,都將被視為‘非法戰(zhàn)斗人員’,不享受戰(zhàn)俘待遇”。這一表態(tài)無疑會讓很多有意加入俄軍的外籍人員望而卻步,給這一政策的推行增添了不小的阻力。
當普京簽署的新法案正式生效,允許非俄羅斯公民以合同兵身份加入俄軍的消息傳遍世界時,國際社會的目光再次聚焦在這片飽經戰(zhàn)火的土地上。這一政策的出臺,絕非偶然,背后牽扯著俄烏沖突的戰(zhàn)局走向、俄羅斯的國內局勢以及復雜的國際博弈,其產生的震動,絲毫不亞于戰(zhàn)場上的炮彈轟鳴。
其實早兩年普京就試過這招。2022年冬天,他也放開口子讓外籍人士參軍,但那會兒規(guī)矩多如牛毛 ,不僅得在俄羅斯住滿五年,還得通過俄語考試,最后能穿上軍裝的沒幾個。現在不一樣了,新法案簡直是“無條件開綠燈”:住沒住過俄羅斯無所謂,會不會說俄語也沒關系,只要敢上戰(zhàn)場,打夠日子就能拿國籍。這些條條框框被大幅簡化,足以見得俄羅斯對兵力補充的迫切需求,這步棋的邁出,帶著破釜沉舟的意味。
那么,俄羅斯為何在此時做出如此大的政策調整呢?俄烏沖突的持續(xù)消耗是關鍵原因。這場沖突已經持續(xù)了三年之久,對俄羅斯的兵力造成了巨大損耗。據西方一些智庫的估算,俄軍在這場沖突中的累計傷亡人數已經超過 30 萬。這一數字背后,是無數家庭的破碎,也是俄羅斯國內兵源的急劇萎縮。
在俄羅斯國內,適齡男性的參軍意愿已經跌到了冰點。2024 年底的春季征兵工作就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不少地區(qū)出現了青年為躲避征兵連夜離境的情況。地方征兵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坦言,如今要完成征兵任務,比登天還難。在此背景下,放開外籍公民參軍限制,似乎成了俄羅斯緩解兵力緊張的無奈之舉。但如果僅僅將這一政策看作是為了補充兵力,那就太過片面了。
從國際博弈的角度來看,這是俄羅斯在巧妙地進行 “變相結盟”。中亞五國與俄羅斯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和緊密的經濟聯(lián)系,每年都有大量的中亞勞工前往俄羅斯務工。在這些勞工中,不乏一些曾在本國軍隊服役過的退役軍人,他們有著豐富的軍事經驗。新政策出臺后,這些人只要簽下合同,就能以 “俄軍合同兵” 的身份踏上烏克蘭戰(zhàn)場。對于中亞國家而言,這樣的方式既避免了直接介入俄烏沖突可能帶來的外交風險,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維系與俄羅斯的友好關系,可謂一舉兩得。而對于俄羅斯來說,這些熟悉地形和作戰(zhàn)環(huán)境的中亞退役軍人,無疑能為俄軍注入強大的戰(zhàn)斗力,這是一招極具戰(zhàn)略眼光的布局。
除了中亞國家,伊朗、敘利亞等與俄羅斯關系密切的國家也可能通過 “民間志愿者” 的渠道向俄軍輸送兵力。伊朗的軍事技術在某些領域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其派遣的士兵或許能為俄軍帶來新的戰(zhàn)術思路;敘利亞士兵則有著豐富的城市作戰(zhàn)經驗,這對于在烏克蘭戰(zhàn)場上的巷戰(zhàn)而言,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這些力量的加入,將讓俄烏戰(zhàn)場的局勢更加撲朔迷離。
從俄羅斯國內的社會穩(wěn)定角度考量,這一政策也有著特殊的意義。當前,俄羅斯經濟承壓,通脹率突破 12%,盧布匯率創(chuàng)歷史新低。生活成本攀升之下,民眾對戰(zhàn)爭的耐心被不斷消耗。2023 年秋季征兵期間,莫斯科街頭就出現了抗議活動,民眾舉牌高呼 “不要戰(zhàn)爭,要和平”;部分地區(qū)還收到 “拒絕送子上戰(zhàn)場” 的聯(lián)名信,這讓政府面臨巨大的輿論壓力。而允許非俄公民參軍,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對本國公民的征兵需求,從而避免因大規(guī)模征兵引發(fā)的社會動蕩。同時,俄羅斯政府還可以借此對外宣傳,將這場戰(zhàn)爭塑造成 “多國力量共同對抗西方擴張” 的正義之戰(zhàn),轉移國內民眾的注意力,提升民眾對戰(zhàn)爭的支持度,這一操作,可謂一舉多得。
但任何政策都有其兩面性,這一政策也不例外。外籍兵的忠誠度問題始終是縈繞在俄軍心頭的一塊陰影。2023 年,就曾發(fā)生過高加索地區(qū)的外籍雇傭兵因薪資未兌現而集體嘩變的事件。雖然這一事件最終被俄軍迅速平息,但它暴露了 “金錢雇傭軍” 的致命短板 —— 一旦自身利益得不到滿足,就可能做出損害俄軍利益的事情。在生死攸關的戰(zhàn)場上,這樣的隱患隨時可能爆發(fā),造成難以估量的后果。
而且從長遠看,一旦大量外籍士兵涌入俄軍,戰(zhàn)后這些人留在俄羅斯,如何安置、如何避免引發(fā)社會矛盾,都是棘手難題。這些為身份和利益而來的群體,未來會給俄羅斯社會結構和民族關系帶來怎樣的沖擊,現在誰也說不準,這就像一顆埋下的定時炸彈,不知道何時會引爆。
總之,普京允許非俄公民參軍這一政策,就是一步險棋,每一個棋子的落下,都可能引發(fā)連鎖反應。它在為俄羅斯帶來一定好處的同時,也潛藏著諸多風險。未來,這些外籍兵在戰(zhàn)場上的表現如何,他們能否真正融入俄軍的作戰(zhàn)體系,以及這一政策會對俄羅斯的國內局勢和國際形象造成怎樣的影響,都還是未知數。但可以肯定的是,隨著外籍兵參戰(zhàn),俄烏沖突必將更趨復雜。這場原本是兩個國家之間的戰(zhàn)爭,正在慢慢演變成一場涉及多方利益的國際混戰(zhàn)。而普京的這步棋,其產生的影響比炮彈更震耳,究竟會讓俄羅斯走向何方,全世界都在拭目以待。
參考資料:《普京簽署新法:非俄羅斯公民可以加入俄軍》觀察者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