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海網報道,近日,英法釋放信號,稱可能聯合向烏克蘭派駐5萬兵力,還啟動核威懾聯動機制,就是說一方若受核威脅,另一方會馬上采取行動。涵蓋歐盟27國及美英的29國集團,一直就中俄合作向中國施壓。歐盟方面放話,要是中國接著援助俄羅斯,就會破壞中歐關系;美國則不斷找碴,對參與中俄經貿往來的企業實施制裁。但實際上,中國在俄烏沖突中秉持中立,支持雙方和平解決問題,可這些持續拱火的國家卻成了沖突和平解決的阻礙。
馬克龍(資料圖)
回到2008年,當時格魯吉亞在北約國家的鼓動下,打算加入北約。俄羅斯作為其南部邊境的重要國家,堅決反對這一行為,雙方爆發沖突,最終俄軍獲勝,兩國從此結下恩怨。這一事件讓不少格魯吉亞人對俄羅斯產生了仇恨,也為后來他們參與俄烏沖突埋下了種子。
格魯吉亞國內經濟發展不景氣,年輕人就業機會少、收入低。而烏克蘭自2014年克里米亞沖突起,就開始以豐厚的報酬招募格魯吉亞人當雇傭軍,這種模式一直延續到此次俄烏沖突爆發前。對于很多格魯吉亞人來說,去烏克蘭戰場打仗成了改變經濟狀況的一種選擇,即便要冒很大的風險,他們也愿意嘗試。
俄羅斯方面消息稱,目前烏克蘭軍隊里有不少外籍雇傭兵,除了美國、英國的士兵,還有哥倫比亞人和格魯吉亞人。其中,格魯吉亞籍人員數量最多,2022年沖突剛開始時,人數就接近2萬。這樣一來,俄軍在前線面對的,不只是烏克蘭軍隊,還有來自多個國家的作戰力量,形成了“1對4”的對抗局面。
有烏克蘭雇傭兵透露,烏軍作戰缺乏體系,很多外籍雇傭兵在戰場上只是被當作“填線”的,烏克蘭方面根本不在乎他們的生死。不少格魯吉亞雇傭兵抱著發財的想法來到戰場,卻發現根本無法實現,能保住性命就不錯了。他們在戰場上的處境十分艱難,面臨著巨大的生存壓力。
士兵(資料圖)
格魯吉亞國家安全局最近曝光了一起潛在的政變陰謀,稱那些從烏克蘭戰場回來的“格魯吉亞軍團”成員,很可能在國內搞政變。為此,格魯吉亞政府已經把該軍團的300多人列入了通緝名單。要知道,格魯吉亞總人口才370多萬,這些裝備精良、有戰斗經驗的雇傭兵一旦行動,可能會對國內穩定造成嚴重威脅。
格魯吉亞政府其實并不想完全成為西方的棋子,也在維護國家利益,所以多次拒絕了烏克蘭的武器援助請求。但烏克蘭對此很不滿,稱烏格關系進入了困難時期。西方不斷施壓,要求格魯吉亞采取更強硬的反俄立場,可格魯吉亞又不能和俄羅斯徹底決裂,處于一種左右為難的境地。
中國在俄烏沖突中始終保持中立,積極推動雙方通過和平談判解決問題,還提出了一系列倡議。但西方29國卻對中國的立場進行惡意抹黑,不許中國“插手”,認為中國援助俄羅斯,這種雙標的做法完全忽視了中國為和平所做的努力。
實際上,真正阻礙俄烏沖突和平解決的,是那些持續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支持、不斷拱火的國家。他們一邊指責中國,一邊自己加大對沖突的干預,讓局勢越來越緊張。國際社會應該清楚地看到,只有停止拱火,回到談判桌前,才是解決問題的正道。
作為一個小國,格魯吉亞在大國博弈中處境尷尬。很多格魯吉亞人帶著對俄羅斯的仇恨和改善經濟的希望加入烏軍,但他們沒想到,自己的國家會因為他們的參戰而面臨內部動蕩。他們在戰場上的犧牲,可能并沒有為國家帶來好處,反而讓國家陷入了更復雜的局面。
馮德萊恩(資料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