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晗的“咖啡館推薦”和“郵筒打卡”,都展現了一個“頂流”明星影響力的正面價值。
文| 李思尋
這個夏天,上海很熱。但最近的上海街頭,卻有兩處地點更熱!
一個是浦東前灘太古里的溫暖咖啡館——LiLi Time,另一個是一座已有些年頭的老式郵筒。
這兩個本來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地方卻因同一個人——鹿晗,火上了社交媒體。鹿晗的粉絲們有秩序地排隊拍照,而路人也被這個現象吸引而來。
1
就在不久前的上海演唱會上,鹿晗在演唱會現場數次提到一家“比較特別的咖啡館”,并誠懇地對粉絲們說:“希望大家去多多支持一下,也去看看,買咖啡會送一張小卡片,很溫暖。”
后來,這家被他多次提到的咖啡館被網友扒出,正是位于浦東前灘太古里的LiLi Time。此事引發熱議后,不只是粉絲,很多市民朋友都慕名前往。
而來到這家咖啡店后,大家才發現為什么鹿晗會強推這家咖啡館。
LiLi Time,很特別。它由一家社會企業運營,這里的大部分員工是聽障人士,同時還接納了部分心智障礙、自閉癥等特殊群體的成員。
這里的老板娘講述了鹿晗與這家公益咖啡店的淵源,早在兩年前,他就來過這家店,兩年之后的6月25日,他再度來到這家店,品嘗手沖咖啡,并向聾人員工學習手語“謝謝”表達感謝。隨后,他在演唱會上多次向歌迷安利這家店。
據介紹,這里的店員都受過專業訓練,他們能夠熟練使用手語、制作手沖咖啡并且與顧客溝通。很多顧客在拿到咖啡后還會收到一張寫著溫暖話語的小卡片。在這里聽障咖啡師們也許不能用語言表達“歡迎光臨”,但卡片上溫暖的話語和眼神中透露出的自信和善意,足以溫暖人心。
在筆者看來,更難能可貴的是,鹿晗并沒有在演唱會上刻意提及“聽障人士”的標簽,只是低調地一次次走進去,反復強調咖啡館的特別和溫暖。這是鹿晗的溫柔和對聽障人士的尊重,而當更多人親自去到店里感受時,能關注到那些本該被看見卻常常被忽視的群體,也能看到他們的才華。
2
事實上,除了那家咖啡館,多年前鹿晗還曾無意間“帶火”了上海街頭的一處綠老舊郵筒。
2016年,這座老式綠色郵筒原本靜靜立在黃浦區中山東一路旁,卻因鹿晗在社交平臺上發布的照片,立即被人們關注到。照片中的鹿晗戴著口罩站在郵筒旁。
多年后的今天,這張照片再次在網絡上被人們熱議,成為許多鹿晗粉絲心中的打卡地點。他們模仿鹿晗拍照姿勢、或帶上自己手寫的信件,在郵筒前留下照片。
不同于一些其他打卡地點的喧鬧,在這個點位打卡的游客們格外有秩序。粉絲們自發排隊,互相協助拍照、不插隊、不喧嘩,隊伍靜靜地在街道邊延伸,成了一道特別的風景。
這是鹿晗的影響力。也正是因為這份影響力,需要他更為自律。
去年年底,鹿晗在一場深夜直播中,因酒后情緒激動,不僅爆粗口、豎中指,甚至對網友挑釁式回擊。他這一沖動行為導致微博、抖音、小紅書等多個平臺對其賬號限制關注功能,粉絲數在短時間內銳減上百萬。
面對質疑和輿論風暴,鹿晗及其工作室在事件發生后第一時間發布致歉聲明。他公開承認自己在直播中“做出了不良示范”,并承諾“將更嚴格要求自己”。隨后,他暫停參與多個節目錄制,低調調整狀態。
近日,隨著平臺逐步解封,鹿晗帶著更為溫和和克制的公眾表達回歸了公眾視野,他不再頻繁直播,而是將重心放回作品和線下演出,并延續對公益空間的關注。
鹿晗從一時沖動,到愿意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這是成年人的成長,也是公眾人物應有的擔當。
一座城市的記憶,有時不來自博物館或地標建筑,而是一件件普通的事物,因為某個瞬間被賦予了特別的情感。
鹿晗的“咖啡館推薦”和“郵筒打卡”,都展現了一個“頂流”明星影響力的正面價值。他不只在演唱會的舞臺上閃光,也能在生活中以一種溫柔但真實的方式影響城市、影響人群。
資料來源:新聞晨報、解放日報、中國日報、上海發布等
來自歐盟的祝賀,以及馮德萊恩對中國的要求
沒有遺言留下!去世當天還在剪彩、帶貨,楊少華真的被兒子過度“消費”嗎?
新民一周 |在不太寫信的年代寫信
版權說明
新民周刊所有平臺稿件, 未經正式授權一律不得轉載、出版、改編,或進行與新民周刊版權相關的其他行為,違者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