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上任一年多以來,一直在通過各種方式破壞兩岸關系,甚至還提出讓兩岸“絕交”,以達到他所謂的“保護”臺灣的目的。
對于“臺獨”勢力的猖狂言行,我方自然會堅決予以回應。商務部將島內多家企業列入管制清單,直接就讓這幫試圖分裂國家的人遭了報應。
“臺獨”分子們仍對境外勢力干預臺灣問題抱有希望,但事態不會像他們想象的那樣發展。
作為島內政治領頭人的賴清德,為了實現其“臺獨”理想到底做了什么?商務部的回應為何能夠擊中臺獨分子的要害?
賴清德上臺之后采取的所有政策,其中心思想只有一個,那就是加劇兩岸的分裂,直接讓臺灣和大陸“絕交”。
首先在政治層面,進一步否定兩岸的政治共識。賴清德表面上標榜自己是一個現實主義者,推出的政策卻完全不管實際狀況。
明明兩岸同根同源,它非要將大陸塑造成“境外敵對勢力“,甚至將島內人口數占絕對多數的漢族人,定義為所謂的少數民族。
通過在理論上更換主體民族的方式,切斷大陸和臺灣的血緣聯系和歷史聯系,這種去“中國化”的方法完全可以用惡毒二字來形容。
其次在軍事方面,賴清德熱衷于渲染所謂“大陸軍事威脅”,同時還沿襲了蔡英文時代大手筆購買美國軍械的套路。
事實上,臺灣民眾中想要和大陸兵戎相見的是極少數。大多數民眾是不希望發生戰爭的,他們知道一旦戰火燒到臺灣島內,他們的生活必然會發生巨大的變化,且這種變化所帶來的影響肯定是負面的。
在經濟方面賴清德更是提倡和大陸脫鉤斷鏈,讓臺灣企業將目光放眼到世界市場。在2024年8月21的一次公開活動中,賴清德驕傲宣布臺灣對大陸的出口規模和投資規模都出現下降,并將這一現象作為島內經濟獨立化的證據。
實際上,就在2024年第一、二季度,兩岸之間的貿易總額是上升,且臺灣從大陸進口商品的數量同比增長率達到了7.4個百分點。
這說明兩岸經濟的依存度相當高,強行讓兩岸脫鉤只會損害島內企業和民眾的利益。除了主張不切實際地產業脫鉤之外,賴清德當局還涉嫌出賣臺灣的半導體產業。
從上述內容中可以看出,賴清德左右開弓就是在強行讓臺灣和中國“絕交”。只要能夠將兩岸間所有領域的交流都切斷,島內才會真正成為臺獨勢力的一言堂。
商務部在7月9日將8家臺灣企業列入實體管制管控清單。無論是從制裁力度還是范圍看,商務部的這次行動都堪稱是一次大動作。
成為被管制的企業,意味著他們進口不能在大陸進行任何商業行為,大陸的企業也不能和這些企業進行合作。
所謂的管制管控,管的是軍民兩用物項的出口。這8家企業都是島內的軍事企業,和賴清德當局有著很深的淵源,同時還是軍事謀獨計劃的實際參與者。
這些企業向臺灣軍事部門提供各種武器彈藥和軍事裝備。
對這樣的企業進行制裁,實際上就是在表明中方的態度。任何試圖為“臺獨”勢力提供支持和幫助的組織和個人,都會遭到中方的制裁,而且中方的制裁必然會對其造成嚴厲的打擊。
臺灣島內的資源和工業產品不足以支撐這些軍事工業企業的需求。它們需要的很多原材料和配件都需要從大陸進口。
中方在國際工業供應鏈中舉足輕重的地位,讓中方掌握了很多境外軍工企業的命門。
如果不是美國F35戰斗機在制造過程中迫切需要中方生產的稀土,他們也不能在貿易談判中作出讓步。
既然賴清德宣稱兩岸應該脫鉤。沒有中方提供的物美價廉、品種齊全的原材料,臺企想要保持常態經營難度非常大。
可見這次制裁是非常具有針對性的。被打擊的企業普通民眾生活距離較遠,不會損害普通股品種的利益。這些企業又決定了島內軍隊的戰斗力,他們這邊供應上不來,島內軍隊的狀況必然會更加糟糕。
國臺辦在7月9日明確表示,商務部將8家臺灣企業列入管制名單,本質上是為了對抗賴清德當局一貫“以武謀獨“的行為。
中方在用行動告訴各方,所有參與這些行為的主體,都要為此付出代價。
國臺辦對商務部行動的支持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任何與“臺獨”勢力存在聯系的個體,都將是中國以及中國民眾的敵人。這一點是沒有任何商量余地的。
賴清德上臺后的種種行為對兩岸民眾的傷害是巨大的。他在島內掀起制造綠色恐怖,很多與他政見不和的人都遭到了清算。他將大部分精力都用在政治斗爭上,卻對島內各種能源民生問題棄置不顧。
比如,島內電力短缺的問題已經存在很長時間了,但是民進黨當局從來沒有拿出有力的解決方案。沒有人愿意承擔起責任,切實為民眾做一些事情。
在中美博弈的關鍵時刻,賴清德似乎也覺得自己能夠將臺灣作為籌碼,向美國和日本要好處。可惜,特朗普比起幫助臺灣,他更愿意從臺灣身上撈一點好處。
美國想要臺灣的臺積電,想要大手筆的軍工訂單,還想把臺灣當成籌碼和中方進行博弈和談判。不過,賴清德高估了臺灣、高估了美國,也高估了他自己。
承擔著嚴重債務壓力的美國,軍事介入臺灣問題的可能性非常低。即便介入了,美軍也無法在中國的領土上獲得勝利。
商務部的反擊既是對領土主權的捍衛,也是對臺灣民眾和“獨派“分子們的一個提醒。
中方是臺企農產品和工業品出口的重要市場,也是其工業原材料和配件的原產地。
沒有大陸臺灣企業的銷售和生產都會受影響。賴清德的脫鉤提議本質上是在用錯誤的政治導向去指揮經濟。
很多臺灣企業的發展壯大本身就離不開大陸的支持,他們也不想離開。企業想要在國際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必須有強大的祖國作為依靠。
兩岸統一的歷史結局已經確定。賴清德以及其支持者依仗的無非就是美國及其盟友給出的軍事保護承諾。當然,臺當局和美日等國家對安保承諾的理解可能存在偏差。
美國從來沒有將對臺灣的軍事保護寫入正式的法規文件中,歐洲對臺灣問題的處理方式就是試圖用“口水淹沒”中國。
當下美軍的軍事實力正在走下坡路,一個擁有航母、導彈和先進戰機的國家,和胡賽武裝這種組織能夠打得有來有回,這足以說明一些問題。
美方也并不想打一場注定會輸的戰爭。和一個大國開戰需要投入的各種資源是不可估量的,現在的美國政府不需要這樣的一場戰爭,美國民眾也是這么想的。否則特朗普襲擊伊朗的行為就不會遭到民眾的強烈反對。
沒有其他勢力的支持,“臺獨”就是空中樓閣。兩岸統一的結果是歷史性的,也是唯一的結果,中方也不會接受任何其他結局。
簡而言之,“絕交”也好,境外國家的介入也罷,都不過是島內“獨派”分子用于宣傳欺騙民眾的謊言,謊言永遠無法成為現實。
對于現在的賴清德來說,與其想方設法搞“臺獨”,不如盡早給自己謀個出路。畢竟,真的等到那一天,他這種歷史罪人是要接受所有中國人民的審判的。
兩岸同宗同源、血濃于水,統一后前途必然更加光明、不可限量。無論道路怎樣曲折,都不影響最終結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