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島是全香港最繁華的地方,面積在80平方公里左右。海參崴則是外東北最繁華的地方,面積約331平方公里。
在很多人印象當中,似乎香港和海參崴有著本質區別,因為前者是租借了99年,租期到了就應該歸還。而后者是割讓走的,所以不可能歸還。
但實際上,香港是分3次被英國人占領的,前2次的香港島以及界限街以南地區,是割讓給英國的,只有第3次的界限街以北,才是租借了99年。所以說,香港島和海參崴,其實是一樣的,都是被列強割走的。
為什么能收回香港島
收回香港島,有很多先決條件,其中任何一項不達標,其實都難以實現這一結果。
第一,中國國力增強了
這一點是肉眼可見的,西方列強在清朝末年一直在欺辱清朝。哪怕到了北洋時期,其實這種不對等的關系,依舊存在。
不過到了49年以后,西方列強很難繼續在中國撒野了。有了核武器以后,西方列強更不敢造次了。尤其是78年以后,中國經濟走上了快速發展的快車道,綜合國力在不斷上升,這使得中國有了與英國談判的底氣。
第二,英國實力衰弱了
相對而言,英國的綜合實力,卻在這些年中不斷下降。一戰以后,英國看似還是世界老大,但他們的GDP當時已經被美國給趕超了。
到了二戰以后,英國被德國給打殘了,不得不接受美國的馬歇爾計劃。這導致英國失去了很多主動權,甚至丟掉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20世紀七八十年代,丟了卡塔爾、阿聯酋、巴林等中東產油的殖民地后,英國的實力“更下一層樓”,當時已經完全無法和中國硬剛了。
第三,香港距離英國核心區太遠
香港島雖然是割讓的,但他們的面積太小,只有80平方公里。這里的一切生活用度,都需要香港其他地方來供應,甚至需要依靠大陸。
所以,如果界限街以北全部歸還中國后,英國在香港只留下了一個香港島和界限街以南近88平方公里的地盤,是很難單獨維持下去的。
如果印度還在手里,那自然好維系,從印度運物資過去就好。但印度當時早就已經獨立了,英國距離香港太遠,不具備單獨向其運送物資的條件。
況且,你距離香港那么遠,如果中國強行要收復這片地區,你能攔得住嗎?與其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倒不如做個順水人情。
第四,香港的主要人口是中國人
這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因,英國人占領香港的時候,這里只是一堆住著幾千人的小漁村。但是歷經了100多年的殖民以后,香港已經是一個擁有600多萬人口的世界大都市了。
而且這600多萬人口,幾乎全都是中國人。除了原住民以外,還有大量因為發展香港時,前往香港務工的人。很多從大陸到香港的中國人,在這里實現了自己的理想,比如說金庸、臧健和、李嘉誠等。
這些中國人,絕大多數都希望回到祖國的懷抱。這是大勢所趨的事情,任何力量都無法阻撓。
海參崴可否按照收復香港島的辦法來辦
難度有點大,因為香港具備的條件,海參崴有很多都不達標。所以收復海參崴的難度,比收復香港,其實要大得多。
第一,海參崴和俄本土相連
俄國的殖民地比較特殊,因為沙俄的海軍不強,所以沙俄搶殖民地靠的基本都是陸軍。陸軍當然是打到哪里,搶到哪里。所以俄國的殖民地,全部都和他們的本土相連。
海參崴就是這樣,雖然這里距離莫斯科同樣非常遙遠,但畢竟這里和俄本土相連。且俄國有一條貫穿東西的西伯利亞鐵路,可以確保海參崴和莫斯科緊密相連。
也就是說,海參崴的生活物資,完全可以靠這條鐵路來補給。打起仗來的時候,莫斯科也能在第一時間,通過西伯利亞鐵路,向海參崴運兵。
第二,俄國衰而不弱
雖然中國這些年實力增強了不少,俄國相對而言,也衰敗了不少。但俄國是一個衰而不弱的國家。他們照樣擁有很強大的軍事力量,照樣手握核武器,擁有開采不完的石油、天然氣。
因此,相對于中英之間的差距,中俄之間的實力差距,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大。那么想要在談判桌上奪回海參崴的可能性就比較低了。畢竟雙方實力差距不大,人家不怕你。
第三,海參崴的主要人口是俄族人
這也是非常現實的問題,目前海參崴擁有60萬人口,基本全都是俄族人。華人在海參崴可謂是寥寥無幾。
這主要是沙俄和蘇聯,曾經在遠東搞過兩次清洗,把大量華人都給清洗掉了。哪怕有源源不斷的華人勞工前往俄遠東生活定居,也經不起這么搞啊。
哪怕是蘇聯解體以后,俄對華人在俄境內聚居,也非常反感。因此俄也是一個沒有唐人街的國家。
海參崴的發展,和香港島沒法比
沙俄的時候,有大臣就曾經和沙皇尼古拉二世說過這件事。他告訴沙皇,同樣是在東方奪取了殖民地,而且時間也差不多,英國人已經把香港發展得相當不錯了,可俄國人在海參崴卻沒什么大動作。
時至今日,海參崴的發展水平,和香港也不可能相提并論。香港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海參崴只是俄國的一個港口城市。香港在中國是數一數二的大都市,但是海參崴在俄國,卻排不上號,至少沒辦法進入前十名。
為什么會造成這種情況呢?
- 首先,相對于英國人來說,俄國人的確不太會搞經濟。從兩國的發展也能看得出來,英國從17世紀開始就搞起了資本主義,可俄國到了20世紀初,還沒有完全擺脫農奴制。
- 其次,海參崴的地理位置處于東北亞,這里可貿易的對象,其實極為有限。比較方便的也就是朝日韓等國。香港就不同了,它位于南方,東南亞各國都可以很好地與香港進行貿易。
- 此外,海參崴每年冰封4個月左右,雖然是天然良港,但需要配合破冰船,才能實現不凍港的功效。相對而言,香港溫暖多了,甭說上凍了,連一片雪花都看不到。
所以說,海參崴無論是人口數量,還是綜合經濟體量,都無法和香港相提并論。唯一特別的是,海參崴的戰略價值非同一般,畢竟這里堪稱俄國鎮住遠東的定海神針。
俄國人留住殖民地的手段,遠勝英國人
這是毋庸置疑的,因為自從一戰以后,英國人就在不斷地喪失殖民地。加拿大、澳大利亞、印度等巨無霸類型的殖民地,說丟就丟。
到了二戰以后,英國在中東好不容易經營起來的殖民地,基本也丟光了。現如今,雖然英聯邦國家一大把,可英國的殖民地,卻幾乎不剩什么了。
反觀俄國,早在16世紀翻越烏拉爾山脈,進入東方以后,就在不斷地從東方奪取殖民地。到了18世紀中葉,他們已經得到了1700多萬平方公里的東方殖民地。
沙俄覆滅以后,蘇聯以打造遠東共和國以及讓中亞各國建立加盟國的方式,保住了這么大一片殖民地。
1991年蘇聯解體,400萬中亞殖民地,全部取得了獨立。相對于英國的殖民地來說,這已經是非常晚的了。即便如此,依舊有1300多萬平方公里的西伯利亞和遠東殖民地,還在俄國人手里。時至今日依舊沒有改變。
不得不說,俄國人控制殖民地的手段,遠勝英國人。只不過發展殖民地的手段,則相反。英國的殖民地,相對而言,比俄國的殖民地都要富裕,從香港和海參崴就能看得出來,那么問題出在哪里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