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畢福劍的“姥爺”濾鏡碎了一地后,他的女兒畢凌用一把剃刀和半邊光頭,徹底刮碎了吃瓜群眾對“星二代”的最后幻想。
這個被吐槽“比岳云鵬還岳云鵬”的姑娘,用一場橫跨中西的叛逆實驗,把老畢家僅剩的那點體面,變成了互聯網上的行為藝術。
畢凌的出場,就自帶“炸裂”屬性。
在網友曬出的海外近照里,她左邊頭發剃得锃亮,右邊長發不羈地垂落,眼睛瞇成一條縫,穿著oversize衛衣叼著電子煙,活脫脫一個從《銀魂》里走出來的“不良少女”。
評論區瞬間炸鍋:“這是畢福劍女兒?確定不是岳云鵬女裝大佬分身?”“建議畢姥爺去驗 DNA,這發型比基因突變還狠!”
但熟悉畢凌的網友,早就見怪不怪。
這位姐的造型史,堪稱一部“人類審美迷惑行為大賞”:16歲頂著爆炸頭參加《星光大道》,18歲留著油膩的 “志龍劉海”cos韓流偶像,20歲把自己打扮成萬圣節土豆人。
如今,更是玩起“性別模糊”藝術——皮衣馬丁靴配寸頭,社交平臺上不是叼著煙畫畫,就是和好友貼臉自拍,活成了老輩人眼里 “最頭疼的那種小孩”。
有人吐槽她“丑得突破天際”,也有人發現華點:“這姑娘的穿搭,分明是低配版 Billie Eilish + 高配版竇靖童,叛逆得很有國際范兒。”
但更多人把炮火對準畢福劍:“當年口出狂言被封殺,如今女兒又來丟人現眼,老畢家這是要把體面踩在腳底下摩擦?”
要聊畢凌的“放飛”,繞不開2015年父親的黯然離場。而彼時的畢凌,正跟著母親在加拿大讀高中。異國他鄉的生活本就孤獨,父親突然被推上風口浪尖,更讓她成了同學眼中的“異類”。
有網友扒出她當年的社交動態:“在學校被問‘你爸爸是不是那個說臟話的中國人’,只能假裝聽不懂英文。”
或許從那時起,這個女孩心里就埋下了叛逆的種子——既然外界給她貼上 “畢福劍女兒” 的標簽,那她偏要把這標簽撕個粉碎。
2016年,18歲畢凌登上《星光大道》,當著全國觀眾的面調侃父親:“大家都叫他畢姥爺,可我覺得這稱呼讓我很尷尬。”
這句話像根刺,扎穿了畢福劍苦心經營的“親民姥爺”人設,也揭開了這對父女關系的真實面貌——聚少離多、文化割裂、代際鴻溝,外加一場突如其來的家庭變故,讓畢凌早早成了 “脫韁的野馬”。
在吐槽畢凌造型的聲音里,藏著一個殘酷的現實:當國內還在糾結“男女邊界”時,Z世代早已在多元文化里玩起了“身份解構”。
長期生活在加拿大的畢凌,浸潤在LGBTQ+平權、街頭文化、亞文化盛行的環境里,她的穿衣風格、價值取向、藝術表達,不過是所處環境的自然投射。
但比起外表,畢凌的“叛逆”更體現在骨子里。別的星二代靠父母資源混娛樂圈,她偏要一頭扎進藝術圈:
畢業于加拿大安大略藝術設計學院,主攻插畫與視覺設計,作品大膽融合中國水墨和西方波普藝術,在校期間就多次參加多倫多藝術展,一幅《破碎的電視機》還拍出了3萬加元的高價。
網友翻出她的畫作后感嘆:“雖然看不懂,但比那些靠爹進央美的星二代強多了。”
更讓老輩人跌破眼鏡的是,畢凌從不避諱談論自己的生活選擇。她大大方方分享生活日常,面對“不男不女”的指責,她直接回懟:“我的人生,關你屁事?”
這種“老娘就這樣,愛看看不看滾”的態度,像極了當代年輕人對抗規訓的終極武器。
畢凌的每一次亮相,都像一面鏡子,照出了兩代人價值觀的激烈碰撞。在老一輩眼里,她的光頭、紋身、中性穿搭是“離經叛道”,是 “丟父親的臉”;
但在年輕人看來,這不過是一個女孩在多元文化中尋找自我的過程。
正如網友@叛逆的草莓所說:“畢福劍的體面早就被他自己的嘴毀掉了,現在卻要女兒來背鍋,這公平嗎?”
更深層的矛盾,在于對“星二代”身份的認知差異。當公眾還在用“子承父業”“光宗耀祖”的標準衡量畢凌時,她早已用行動宣告:我不是畢福劍的附屬品,而是獨立的個體。
她的社交簡介寫著藝術家&叛逆者,置頂內容是自己設計的潮牌衛衣——沒有消費父親的名氣,沒有賣慘博同情,這個姑娘用畫筆和剃刀,在輿論的夾縫中殺出了一條血路。
有人說畢凌是“坑爹專業戶”,但換個角度看,她或許是最清醒的那個—— 當父親的光環變成枷鎖,她選擇用剃刀刮掉所有外界的期待,重新雕刻自己的人生。
那些被吐槽“不男不女”的造型,何嘗不是一種對抗世俗定義的行為藝術?
那些被質疑 “離經叛道” 的選擇,又何嘗不是在告訴世界:我的人生,不需要你打分。
正如她在采訪中所說:“別人總說我該長成什么樣,但我只想知道自己想成為什么樣。”
在這個人人都忙著“人設崩塌”的時代,畢凌用最激烈的方式,完成了一場關于自我認同的成人禮。
至于那些糾結她“是不是親生的”“該不該管管”的聲音——抱歉,姐的人生,早就跳出了你們的劇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