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姆林宮對俄前交通部長斯塔羅沃伊特自殺表示 “震驚” 。在這場圍繞庫爾斯克事件展開的清算中,斯塔羅沃伊特無疑是普京政府好不容易鎖定的 “大魚”,然而這條關鍵線索卻在一天之內以自殺的方式戛然而止,普京的憤怒可想而知。
“這件事讓人感到震驚,當然,我們也很震驚……” 普京的新聞秘書佩斯科夫在面對記者時的表態,字里行間卻難掩事件的不尋常。尤其當他強調 “普京解職斯塔羅沃伊特并非出于‘失去信任’的原因” 時,更像是在刻意淡化某種關聯。要知道,就在普京簽署解職令的當天下午,53 歲的斯塔羅沃伊特的尸體便在莫斯科郊區的一輛汽車中被發現,而此時距離他被解除交通部長職務不過短短幾個小時。
斯塔羅沃伊特的政治軌跡與庫爾斯克地區緊密相連。
自 2018 年 10 月至 2024 年 5 月,他擔任庫爾斯克州州長,之后憑借普京政府改組的契機進入內閣,出任交通部部長。而庫爾斯克州與烏克蘭哈爾科夫州接壤,去年 8 月遭遇烏軍突襲,成為二戰后俄羅斯領土首次遭遇大范圍入侵的地區。盡管當地局勢已被平定,但這場恥辱性的事件顯然讓普京耿耿于懷,從今年 4 月開始,圍繞庫爾斯克的清算工作便已悄然展開。
清算的核心指向一樁涉案金額至少 10 億盧布(約合人民幣 9200 萬元)的貪污案,這筆資金原本用于庫爾斯克州修建邊境防御設施。案件的直接被告是另一位前庫爾斯克州州長阿列克謝?斯米爾諾夫,他與斯塔羅沃伊特幾乎同時進入庫州官場,曾擔任副州長、第一副州長等職,在斯塔羅沃伊特離開后接任州長。由于應對烏軍攻勢不利及民眾對其工作的不滿,斯米爾諾夫于去年 12 月被解職,今年 4 月被執法部門逮捕。
值得注意的是,俄媒《生意人報》指出,在指控斯塔羅沃伊特的被告中,就包括斯米爾諾夫。兩人在庫州官場一正一副多年,關系盤根錯節,斯米爾諾夫的貪污行為很難想象與斯塔羅沃伊特毫無關聯。事實上,早在一個月前,俄邊境地區兩輛火車脫軌造成 7 人死亡后,普京就已打算拿下這位交通部長,并開始物色代理部長人選,這意味著對斯塔羅沃伊特的調查可能早已啟動。
關于斯塔羅沃伊特的死亡時間,存在諸多爭議。俄國家杜馬國防委員會主席安德烈?卡爾塔波洛夫稱其 “很久以前” 就已自殺,而《俄羅斯商業咨詢》則報道他實際在 7 月 5 日就已身亡,消息被故意隱瞞。這種時間線上的模糊,讓人聯想到俄羅斯官場處理類似事件的慣例 —— 去年 4 月,前國防副部長伊萬諾夫因涉嫌貪污落馬時,程序是 “先拘捕,再宣布解職”,理由是防止高官利用外國護照或綠卡潛逃。
據此推測,在普京 7 日官宣解職前,有關部門或許已試圖提前控制斯塔羅沃伊特,卻未能成功,最終導致其自殺。這也解釋了為何佩斯科夫要強調 “未失去信任”—— 若承認 “失去信任”,便等同于承認對斯塔羅沃伊特的控制失敗,這在注重權威的俄羅斯政治語境中,無疑是一種失策。
然而,更多細節卻與這些猜測相互矛盾。俄交通部 7 月 6 日的新聞稿顯示,當天斯塔羅沃伊特還就一輛加油罐車泄漏事件召開緊急會議;另有報道稱,他在 7 日上午仍活著,自殺前還見了女兒一面。這種時間線上的混亂,讓事件蒙上了更深的迷霧。
斯塔羅沃伊特的自殺,不僅讓庫爾斯克貪污案的調查失去了關鍵突破口,更引發了俄羅斯輿論的廣泛質疑。民眾希望官方能給出明確回應,而非像兩年前普里戈任墜機身亡事件那樣不了了之。畢竟,斯塔羅沃伊特位高權重,其死亡牽涉的不僅是一樁貪污案,更可能觸及俄羅斯政壇深層的權力結構與利益糾葛。
#優質好文激勵計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