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三板斧”:韓國經濟的生死劫?
錢包沒錢了怎么辦?伸手要呀。特朗普近期的直白操作,可謂是 “三管齊下”,一邊發函宣布將對韓國征收25%關稅,一邊讓韓國大幅提高駐韓美軍的軍費分擔,一邊又要求韓國國防開支達到5%,具體怎么個事呢?
據韓聯社報道,美國當地時間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內閣會議上表示,韓國為美國提供的軍事支持支付的費用“很少”,韓國應該為自己的國防安全付錢。
關于駐韓美軍軍費這件事,在第一個總統任期中,特朗普就曾呼吁日韓大幅增加其負擔的駐當地美軍的軍費,還幾次傳出特朗普想將美軍撤離韓國的消息,其主要目的就是想施壓從韓國這里拿到軍費。
特朗普說:“我(曾經)讓韓國付了我們幾十億美元,但拜登上臺之后這事兒就沒下文了……我拿韓國舉例子,說我們給你們提供的軍隊都是免費的,但我覺得你們應該每年付100億美元給我們。”
特朗普的這一舉措很難說不是對韓國輸美產品征收25%的關稅的另一種推動。
不僅如此,上個月,特朗普要求北約國家將軍費開支提升至國內生產總值的5%的同時,更是要求韓國和其他亞洲盟友也要遵守防務開支必須占到國內生產總值(GDP)5%的“全球標準”。
要知道,韓國去年的防務開支約占GDP的2.8%,若要達到5%的標準,差不多就是翻倍了。
韓國現在有多難?
再瞧瞧韓國這邊的情況,國內局勢本來就夠復雜。前總統尹錫悅“緊急戒嚴” 事件,鬧得韓國政壇天翻地覆,這不首爾中央地方法院10日凌晨才簽發對前總統尹錫悅的逮捕令?,F在的韓國政府在外交和軍事上,面臨著巨大的壓力。一方面,韓國長期依賴美國的軍事保護,對朝關系也比較緊張,不敢輕易得罪美國;另一方面,特朗普這無理的要求,讓韓國政府騎虎難下。現在掌權的李在明,手里攥的根本就是個爛攤子。
從經濟層面看,韓國現在的日子也不好過。消費疲軟、企業經營困難,美國還時不時“逼債”一把,韓國經濟被折騰得夠嗆。韓國國會為了刺激經濟,剛通過了補充預算案,可這又讓國家債務壓力進一步加大。在這種情況下,特朗普還要求韓國大幅增加軍費,直接雪上加霜!100億軍費加上GDP 5% 投入國防,韓國其他重要領域的發展肯定得受影響,像社會福利、教育、科研等,都得為軍費 “讓路”。
特朗普為啥非得逼韓國?三重深層意圖
1.補軍費窟窿
7月4日,美總統特朗普簽署《大而美法案》,包含總額1500億美元的國防撥款,要搞“金色穹頂”反導系統和六代機F-47,但美國財務開支過大,美國《國會山報》曾警告,在2023財年的審計中,五角大樓有一半的資產無法入賬,意味著高達1.9萬億美元的資產“下落不明”。馬斯克離開白宮效率部前削減的開支也并未達到預期。眼看錢不夠,直接找韓國這個盟友“眾籌”!
2.逼制造業回流
一邊對韓企加稅,一邊給在美設廠企業35%稅收抵免。三星若想躲過25%關稅,只剩兩條路:要么交天價“保護費”,要么赴美建廠,橫豎都是美國贏?!?/p>
3.瓦解東亞合作
中韓正談自貿區升級,日本強硬反擊關稅。此時再壓韓國疏華,是怕東北亞形成產業鏈聯盟,斷了美國的財路。
讓韓國多交軍費,一來能給填補自己的軍費窟窿,二來還能加強對韓國的控制,這不就是一舉多得的美事!
李在明只剩兩條路:
若25%關稅落地,韓國汽車出口,鋼鐵等出口都將受到影響;“轉口避稅”更是不行,將面臨更高關稅!韓國若像2019年那樣簽《軍費分攤特別協定》,100億的軍費更是一筆大開支。
對美拖字訣:和美國談判,但這實則是緩兵之計,要達成肯定要付出一定的代價;
尋求國際支持:韓國試圖聯合其他國家,要求其重新考慮關稅政策。畢竟,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不僅影響韓國,也對全球貿易格局造成沖擊。不如來和中國搭線,找點靠譜的伙伴搭手。
留給韓國的活路其實很清晰,這賬,韓國得算清楚,2018年文在寅對美妥協,換來駐韓美軍軍費提升;2024年尹錫悅的討好,換來美國“敏感國家”名單?2025年若李在明再低頭,韓國恐成“東亞經濟病房”!未來韓國會怎么應對,是繼續妥協,還是奮起反抗,咱們就等著瞧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