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第八輪中德外交與安全戰略對話中,我們的王毅外長當著德國總理默茨的面,要求德國履行道義對等義務,切實尊重中國核心利益,像中國當年無條件支持德國統一一樣,支持中國實現國家統一,但是默茨閃爍其詞,說德國政府堅定奉行一個中國政策,但對支持中國統一的事只字不提。
為什么王毅外長說了個“履行道義對等義務”,我們以前對德國有過道義擔當義務嗎?
當然有!
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國正式加入聯邦德國,分裂40多年的兩個德國重新統一。所以把10月3日這一天,定為德國的國慶日,放假3天,每年都要由16個聯邦州輪流主辦慶祝活動。
我們中國在德國統一進程中發揮了非常關鍵的支持作用,我們當時是無條件支持德國統一的,在聯合國等多邊平臺為德國掃除外部障礙,強調必須尊重德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強調德國人民有權自主決定國家命運,堅定地站在德國人民追求統一的一邊。像歐洲的英法兩國,是堅決反對德國統一的,之后我們又頂住了英國法國的壓力第一個投下了贊成票,為兩德統一進行政治背書,是最早承認統一德國的國家之一。時任德國總理科爾曾公開表示,說中國的支持體現了“大國的道義擔當”。
但是德國并沒有對我們履行對等的道義義務。
2014年3月28日,中德兩國建立了全方位戰略伙伴關系,在聯合聲明中,雙方強調相互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那個時候我們就應該要求德國必須支持我們兩岸統一,但是當時德國只是堅持一個中國政策,支持兩岸關系和平發展。
這次面對王毅外長提出的要求,德國總理默茨只字不提。默茨只是打了一個擦邊球,說德方愿同中方堅持開放互利,促進公平貿易,攜手應對危機挑戰,這符合雙方利益,說德國新政府堅持一個中國政策。由此可見,德國只看重和我們的經濟合作。而在臺灣問題上,德國只是承諾堅持一個中國政策,而對支持中國統一的事,閉口不談。
那么這兩年,我們在與其他國家的交往中,為什么要求其他國家明確支持我們兩岸統一呢?因為俄羅斯的教訓就在眼前。2022年俄羅斯對烏克蘭發起特別軍事行動,聯合國大會141票贊成通過了譴責俄羅斯的決議,要求俄羅斯撤軍。雖然聯合國的決議對俄羅斯沒什么約束力,但也使得俄羅斯在國際社會上處于一個非常不利的局面,之后很多國家跟著美國對俄羅斯發起了制裁。所以我們要吸取俄羅斯的教訓,將來我們武統臺灣的時候,必須避免出現俄羅斯這種現狀,陷入外交孤立和被多國制裁。
所以這兩年我們對臺灣問題的外交戰,不再是要求那些和我們交往建交的國家支持“一個中國”,而是要把支持“一個中國”變成支持我們“以任何方式實現祖國統一”。尤其是與我們經濟捆綁比較深的國家,以及和我們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國家,要求他們必須這么做,不再允許他們在臺灣問題上搞“兩面派”,玩兩面手法。
目前聯合國193個成員國中,94%的國家都認同“一個中國”政策,還有6%的國家就是11個國家支持臺灣,都是加勒比海和太平洋的一些島國,這些國家都很小,存在感不強,比如基里巴斯,還有一個羅馬教廷梵蒂岡。在支持“一個中國”的國家中,有89個國家明確支持中國采取任何方式統一,任何方式就包括和平方式和武力方式。這就意味著,將來某一天我們發起武統的時候,這89個國家認同我們的立場,不會反對和阻礙我們武統。
支持“一個中國”政策與支持中國統一不一樣,與支持中國以任何方式實現統一更不一樣。支持“一個中國”政策,是說兩岸屬于一個中國,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就像現在,他們認同臺灣屬于中國,但并不意味著他們支持統一。而支持兩岸分立分治,也是叫支持一個中國政策,反正不認同臺灣是一個主權國家,至于你統不統一,那就不關我的事了,而且很多國家都希望中國最好不要統一,這就叫支持“一中”政策。
而支持中國統一,又分為兩種,一種叫支持和統,不要動武,如果你動武,我就不同意了。但是誰都知道,和統是不可能的。
而支持中國以任何方式支持統一,這就是支持我們武力收復臺灣,不僅在道義上支持我們武統,在聯合國開會和投票時,也支持我們武統,在某些國家發起對我們制裁的時候,這些國家不僅不跟班,還繼續和我們搞經濟合作。
所以,第三種支持方式,就是我們目前正在做的工作。
斯里蘭卡、孟加拉國、尼泊爾、泰國,中東一些國家,以及非洲53國,都堅定支持中國以任何方式實現國家統一。
還有40個國家堅持“一個中國”政策,但是不認為我們對臺灣擁有主權,像什么韓國、日本、英國、加拿大、意大利、澳大利亞等西方國家,他們都是美國的傳統盟國,這些國家雖然數量不多,但GDP和軍費開支占到了全球的50%,他們的力量還是不小的。
1979年中美建交“三個公報”,美國對“一個中國”立場很模糊,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的唯一合法代表,但沒有承認我們對臺灣擁有主權,只是說海峽兩岸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在“八一七公報”里,美國說無意推動“一中一臺”“兩個中國”,美國只是不推動,但是如果臺灣自己搞獨立,美國也不反對,甚至還支持。美國的立場是但不承認我們對臺灣的主權。美國還有一個與臺灣關系法,說美國之所以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有一個前提,就是臺灣問題必須以和平方式解決,美國當時對臺灣承諾,如果不和平解決,那美國就要干涉了。
德國也屬于和美國這種類型的國家,只堅持一個中國政策,但不支持我們統一,反對我們使用武力。
相信分裂的痛苦記憶德國還記憶猶新,反對自身分裂卻支持他國分裂,那德國就是在否定自身統一的合法性了。德國這么做,對我們造成的不良影響是巨大的。德國作為歐盟核心,他的立場在歐盟中具有導向作用,會直接影響歐洲對臺政策。
我們一直把德國視作是和我們友好的重要歐洲國家,2024年中德貿易額達2018.8億美元,中國連續9年成為德國全球第二大貿易伙伴,德企在華投資支撐約100萬個德國就業崗位。經濟這么深度捆綁,但政治缺少互信。在政治上,我們一直尊重德國在歐洲事務中的地位和作用,所以我們同樣希望德國在涉及中國核心利益的臺灣問題上,能夠給予堅定支持。
臺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國對外交往政治基礎中的基礎,也是第一條不可跨越的紅線,不管這些國家是否支持我們統一臺灣,我們還是要以我為主地做好收臺準備工作,久拖分治不行,以拖待變不行,搞臺獨想分裂更不行,一旦賴清德鋌而走險,或者一旦到了我們必須統一的那個時間點,我們就要以雷霆之勢發起收臺之戰,這是誰也阻擋不了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