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路透社當地時間8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披露,德國總理默茨計劃于今年年底前率領一支由商界高管組成的代表團首次訪華。報道稱,此次訪問最早可能于今年10月份成行,但尚未最終敲定,具體安排仍可能發生變化。路透社稱,在美國引發的貿易關稅摩擦不斷的背景下,德國總理默茨此訪將對鞏固兩國關系具有重要的象征意義。當地時間7月4日,默茨在柏林會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默茨表示,德中關系發展良好,政治經貿等各領域合作持續發展。
默茨(資料圖)
據中國商務部數據,2024年,中國是德國全球第二大貿易伙伴、最大進口來源國,中德雙邊貿易額為2018.8億美元。在雙向投資方面,德國是對華投資金額和項目數最多的歐盟國家,也是中國企業對外投資的重要目的地。報道指出,中國與德國緊密相連,尤其是德國汽車制造商對作為全球最大汽車市場的中國的依賴。上屆德國政府時期,兩國關系出現裂痕,時任外長貝爾伯克將中國視為競爭對手,多次炒作所謂中國“制度性對手”威脅,警告稱德國對華政策應降低風險及減少依賴。
然而,在這關鍵時刻,德國突然對華發難。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近日主持例行記者會。法新社記者提問,德國政府昨天表示,中國軍艦在紅海用激光瞄準了一架德國飛機,稱這一行為危及德方人員安全,完全不可接受,德國已召見中國大使進行交涉。中方對此有何評論?毛寧表示,經向有關部門了解,德方所稱的信息與中方了解的事實完全不符。中國海軍在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實施護航行動,履行大國責任,為維護國際航道安全作出貢獻,也同德方和歐方保持著良好的溝通。
德國前總理(資料圖)
“在德國之前,加拿大等其他國家也先后炒作中國軍艦使用激光武器進行所謂攻擊。”軍事專家張軍社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類炒作所謂“激光武器照射”的做法都有同樣的套路:“典型的倒打一耙。自己的飛機先挑釁騷擾,一旦遭到反制,就利用媒體裝可憐、賣慘,制造輿論抹黑中國。”不過,記者注意到,德國這次的炒作更為離譜,甚至把事件地點都搞錯了,將事發地點“亞丁灣海域”混淆為“紅海”。
照這樣來分析的話,基本事實就是,德國間諜飛機前往紅海跟蹤中國戰艦。并且,這架德國間諜飛機還做出了讓中國戰艦忍無可忍的動作。比如收集中方主力戰艦的雷達信號,干擾中方戰艦的正常航行,或者是抵近偵察等,都是明顯的敵對行為。因此,中方軍艦的操作,是完全正常,合理合法的。在之前的默克爾時代,德國高層一心發展經濟,從來不去過問國際政治。至于站隊問題,這對德國人來說根本不存在,哪個陣營都不占。現在的德國,可真有點兒讓人難以理解。
還記得默茨今年就職時對中國說的話嗎?“減少對華依賴以去風險”,當時外界普遍認為,默茨這是要對中國硬氣一把。然而僅僅兩個月,默茨就準備帶著他的“飯碗”來中國,核心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拉動中德相互投資,改善中德關系。尤其是在全球經濟動蕩,美國關稅霸權的情況下,默茨的此次訪問對中德而言都意義非凡。畢竟在上屆政府執政時期,中德關系并不算友好,德國多次在經濟、軍事、民生等領域炒作中國威脅,抹黑中國形象,導致兩國關系一度出現裂痕。
軍用飛機(資料圖)
面對特朗普的關稅威脅,歐盟27國戰戰兢兢,然而就在這個關鍵時刻,叱咤政壇十余年的德國前總理默克爾罕見發聲,短短一句話就給歐盟打了一針強心劑。她以自己多年跟美國打交道的經驗,送給了歐盟一句忠告——那就是“美國并不可怕,特朗普實際上只是在虛張聲勢”。說白了,美國看似做好了打“貿易戰”的準備,實際上卻是想通過極限施壓的策略,做到速戰速決、盡快逼迫對方簽署關稅協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