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下午,商務部召開新聞發布會,發言人何詠前表示:今年5月,中國國家出口管制工作協調機制辦公室已部署開展打擊戰略礦產走私出口專項行動。
人民日報相關報道
商務部為何要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關鍵礦物轉運和走私問題?
事實上,這個問題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程度,對中國的稀土管制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何詠前提到的銻和鎵其實只是稀土中兩個重要的礦物,還有更多的稀土也是在管制范圍內。
稀土
中國從去年12月開始對稀土進行管制,7個多月了,效果怎么樣?
不太好。
先看看結果:
美國海關數據顯示,2024年12月至2025年4月,美國共進口了3834噸氧化銻,超過了前三年的總和。
美國對中國實施芯片禁運后,稀土管制是中國反制美國的一張王牌。
這張牌讓美國人很難受,如果運用得當,完全可以斬斷美國的高科技行業,美國不賣芯片給我們,我們就讓他們造不了芯片,所以美國非常害怕。
但是奇怪的一幕出現了,中國加強稀土管制后,美國不但沒有減少稀土進口量,反倒越來越多,到底發生了什么?
稀土
美國媒體《彭博社》幫中國查清了背后的陰謀:有企業內外勾結。
美國的稀土哪里來的?
通過第三方國家,采取轉運的方式進入美國。
有兩條路線,一是中國經泰國進入美國,二是中國經墨西哥進入美國。
以泰國舉例:
一家名為Youngsun Chemicals的中國銻生產商在泰國建立有子公司,貿易平臺相關記錄顯示,這家子公司在2024年12月至2025年5月期間向美國運送了至少3366噸銻產品,大約是去年同期出貨量的27倍。
這么多的銻是哪里來的?有商務部的批準嗎?恐怕值得懷疑。
數字貨運審查平臺Publican的首席執行官Ram Ben Tzion只說了一句話:中國公司“在繞過監管方面非常有創意”,意味深長啊。
有意思的是,泰國和墨西哥不生產稀土,也不是中國企業重要的出口市場,中國加強稀土管制后,這兩個國家竟然同時躋身2025年中國銻的前三大出口市場,不得了啊。
這說明什么問題?說明沒有國內企業做內應這事干不成。
這些企業采取的方法是,把關鍵礦物包裝成鐵、鋅或其他礦物,先出口到第三國,然后再轉運美國,雖然運輸成本提高導致價格升高,但美國人一點也不在乎,有總比沒有強。
有利益就有人愿意冒險,這些賺昧心錢的企業千方百計為美國抬轎子,反倒讓美國成了中國稀土管制的大贏家。
彭博社報道
現在你知道商務部為何要召開新聞發布會了?
這次新聞發布會透露的信息就是警告那些違規繞開稀土管制的企業“伸手必被捉”,有些錢是不可以賺的,如果賺了,遲早要受到應有的懲罰。
在中美博弈的關鍵時刻,某些企業最好以大局為重,以國家為重,吃飯砸鍋的事不要干,干多了最終會自食其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