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80%的中間派需要一個新政黨,美國黨的建立勢在必行。
7月5日,特朗普的“好基友”馬斯克,宣布成立美國黨。
一位是現在的世界首富,一位是世界第一強國的實際統治者。
特朗普與馬斯克之間的“愛恨情仇”,正在影響著美國的政局。
幾百年來,美國一直都是民主黨和共和黨輪番上臺執政,馬斯克成立的新黨前途到底如何?
要想打破美國現在兩黨壟斷政壇的局面,究竟有多難?
馬斯克與特朗普的恩怨情仇
馬斯克與特朗普,在2024年的時候,還是親密無間的“戰友”。
當時,美國總統大選正在緊張地進行。
馬斯克這位年輕的世界首富,直接拿出了2.77億美元,援助給特朗普的競選團隊,一舉成為特朗普最大的金主。
也正是因為馬斯克的這筆“金援”,特朗普才能在大選當中勝出。
像賓夕法尼亞州這些搖擺州,本來依照特朗普團隊的預算,根本無法跟財大氣粗的民主黨團隊相比。
而且馬斯克不僅出錢,還出力。
這位世界首富本人,更是頻繁地出現在特朗普的競選演講上。
憑借自己新晉世界首富的聲望,瘋狂地為自己的“好基友”拉票。
如果不是有馬斯克的資金和拉票,特朗普還真當不上這個美國總統。
當時那段時間,兩人之間的友情達到了頂峰,特朗普經常攜帶家人與馬斯克一起出席各種高端場合。
就好像真的將馬斯克這位外人,當做了自己家人一樣。
不過這樣的友情并沒有持續太長時間,特朗普當上美國總統之后,一切都變了。
首先就是被特朗普稱作是回報的全新政府部門“政府效率部”。
他直接任命馬斯克為部長并給予他改革美國財政的權利。
這個職位看著很風光,似乎手握美國財政大權一樣。
但實際上,這不過是特朗普專門安排給馬斯克的虛職。
在權力上,跟財政部重合,導致馬斯克有改革財政的想法,卻沒有改革財政的權力。
在職位待遇上,這個“政府效率部部長”其實就是一個臨時職位,就相當于我們口中所說的“臨時工”。
根本不受美國政府其他部門的待見。
兩人之間的裂痕,也是從這里開始顯現的。
之后兩人在網絡上那場轟轟烈烈的罵戰,也算是證實了馬斯克對特朗普的不滿。
盡管最后馬斯克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不得不和特朗普認錯。
但兩人之間的關系,早已經貌合神離。
特別是今年7月初,特朗普通過了所謂的“大而美”法案,將兩人之間的關系,徹底拉向深淵。
這也就有了馬斯克宣布成立美國黨。
昔日的盟友,變成了現在的敵人,甚至有可能變成不死不休的政敵。
兩人關系的劇變,屬實讓人唏噓。
打破兩黨壟斷,有多難?
現在馬斯克的美國黨,在聲勢上看著很唬人,給人一種眾望所歸的感覺。
他真的能打破美國幾百年來,兩黨壟斷的局面嗎?
從目前的局勢來看,馬斯克的美國黨,很難成功。
為什么這沒說呢?
這其實跟美國一直以來的政黨機制息息相關。
美國黨要想真正打破兩黨壟斷,在美國徹底站穩腳跟,肯定是要有能夠競爭總統的資質的。
也就是說,美國黨的領袖,也就是馬斯克,要首先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總統候選人。
在美國憲法中,對總統候選人有著明確的規定,必須是“出生在美國本土的公民”。
就這一點要求,就已經卡死了馬斯克的道路。
因為馬斯克是三重國籍,根本無法滿足總統候選人的要求。
就算馬斯克舍得放棄自己另外兩重國籍,只留一個美國國籍。
但是三重國籍的歷史,實在太容易在這上面做文章了。
只要民主黨與共和黨稍加運作,馬斯克就沒有辦法參加總統候選。
當然這還不是最關鍵的一個原因。
美國憲法當中,還有一個選舉人團制度。
這個制度具體的要求就是,新成立的政黨,必須在德克薩斯州這些關鍵州當中,同時獲得5%以上的得票率。
不要以為這個5%很簡單,就像1992年的羅斯·佩羅。
當時的聲勢何其巨大,比現在馬斯克可要“隆重”的多,但他最終的得票數,仍舊停留在4.9%的門檻。
而且,這還只是美國聯邦政府的規定,在其他各個州,還有各自具有特色的規定。
例如德克薩斯州,他就需要新成立的政黨,要拿到到8.3萬份的選民簽名。
這些簽名還必須有相關部門的認證,在大街上隨便找一個人可不行。
如此繁雜的制度約束,就像一個“鉗子”一樣,牢牢鎖住新成立政黨上升的道路。
就連老羅斯福與佩羅這樣聲望極高的人,都沒能突破這層制度枷鎖。
更何況是不如他們的馬斯克呢?
就算馬斯克真的創造了奇跡,突破了這層政治制度。
那么等待他的,將會是民主黨與共和黨,兩大老牌政黨的聯手絞殺。
這兩大政黨在美國經營數百年,無論是在政治方面,還是經濟方面,都有著對美國的絕對統治權。
即便馬斯克是現在的世界首富,也不見得能在資金方面,比得過這兩個政黨。
而且這兩大政黨手里死死掌控著聯邦選舉委員會,這是新政黨注冊的必經途徑。
可以說,只要民主黨與共和黨不想讓馬斯克的新黨注冊成功,他就永遠不可能注冊成功。
除了這些擺在臺面上的手段,暗地里見不得光的手段,兩黨也有很多。
就拿我們最常見的輿論來說,現在共和黨所掌握的社會媒體,已經開始各種造謠馬斯克。
說他是南非人,還說他欲望太大,反復無常。
這還是民主黨暫時沒有下場的結果。
等到兩黨同時下場,聯手絞殺美國黨,其結果可想而知。
這場新政黨的風波,看似是馬斯克與特朗普的私人矛盾。
實際上,卻是新興的科技資本與美國民粹主義之間的一場角力。
結果已經顯而易見,馬斯克沒有勝算。
或者說,在新的情況出現之前,馬斯克不可能打破兩黨數百年間創造的森嚴壁壘。
參考資料:
為利益斗到底 馬斯克新建“美國黨”——2025-07-06,新華網
馬斯克成立“美國黨”,白宮沉默——2025-07-07,環球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