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體制內崗位熱度攀升的這幾年,各單位的錄用名單也開始備受關注,因此我們經常能看到——清北、華五等頂尖院校的碩士、甚至是博士生,奔赴基層工作崗位,這營造了一種什么感覺呢?
是學歷再高,也得為了體制內的穩定選擇基層崗位?還是現在的高材生們肯吃苦、愛奉獻?明明他們能進入其他就業市場,成為央國企或是互聯網大廠的香餑餑,卻還是義無反顧的選擇奔赴基層?
如果你相信了這樣的說法,那就是被基層就業的假象所蒙蔽了,實際上無論媒體和學校再怎么鼓吹“名校畢業生奔赴基層”,事實的真相也并非是一場以“自我犧牲”為主旋律的序章,而是徹頭徹尾的一次“捧殺”。
清華情侶稱“奔赴西部”,被網友反諷:去成都是委屈你倆了?
一對清華博士情侶“奔赴祖國西部”的報道走紅網絡,這篇文章的標題乍聽之下,仿佛是兩個頂尖院校的學霸情侶,為了建設祖國西部放棄了多光鮮亮麗的好工作,選擇到西部最艱苦的地區建設大好祖國。
可當網友們懷著這樣敬畏的心情點開這篇文章后,卻不由得皺起了眉頭——所謂的“西部”不是什么經濟落后的地區,而是經濟發達、文化繁榮、生活舒適度在全國城市中名列前茅的四川省省會:成都。
是成都不算西部嗎?其實不是,而是“奔赴”這樣的詞,分量太重了!在這篇報道中,形容這對清華情侶是“為國防事業揮灑青春熱血”、“共同奔赴西部”營造出的是一種“艱苦奮斗”、“扎根基層”的奉獻與付出。
可他們工作的地區既不是偏遠的西部地區,也不是四川省甘孜、阿壩、涼山這樣條件艱苦的“三州地區”,何至于要用“奔赴”這樣的詞匯去形容他們的工作選擇呢?
再看他們的工作單位,成都的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10研究所,屬于國家一類科研事業單位,有這樣的事業歸宿,這都是多少人羨慕不來的事業單位,更犯不著用“奔赴”這樣的詞匯來形容了。
而這篇媒體報道所用到的描述,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選自這兩名清華情侶采訪時的“原話”,也正因如此,他們才遭到了不少網友的反諷:來成都工作是委屈你倆了?
就業是個人抉擇,本身就無需被賦予過多的道德光環
而之所以會出現這樣浮夸的宣傳,無外乎是兩種可能,一種可能是,在這對清華博士情侶眼中,只有留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才算是理想選擇,去成都已經是“退而求其次”的決定。
另一種可能是宣傳報道的習慣性浮夸,近些年來媒體、哪怕是官媒在撰寫高校畢業生奔赴基層工作時,都恨不得把所有的美好詞匯全部堆砌在他們身上,絲毫不顧及這些詞是否合適,也就營造出了基層就業的假象。
因此我們不排除這兩名博士情侶,在接受采訪的時候也想當然的帶入了這些理念,認為自己去四川成都工作,就是一種值得稱贊的犧牲和奉獻。這場由自媒體無休止的鼓吹導致的捧殺,終于在清華情侶這里暴露了弊端,也撕開了基層就業背后的假象。
從去成都工作變成是“奔赴西部”,再到985畢業生進入體制內基層工作單位是“下基層”,但事實的真相卻是:那些通過選調生途徑進入體制內的985畢業生,都是從基層開始做起的,基層是他們的起點卻根本不可能成為他們的終點,這樣的經歷跟一開始我們稱贊的那些“下基層”有著天壤之別。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畢業生根據個人能力和偏好選擇工作單位,本身就是正常且理性的行為,我們沒必要去忽略實際而盲目鼓吹,更沒有必要對那些沒有選擇奉獻的人指指點點。
因此請別再捧殺高材生了,就業本就是個人的抉擇,這本身就無需被賦予過多的道德光環。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所有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