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網約車的車輛標準,都會多少發生變化,現在2025新的標準終于來了。在車輛年限要求、平臺抽成、安全駕駛方面,都有了新的調整。
首先在車輛年限上,全國的統一標準是,車齡小于等于八年,里程小于60萬公里。新能源車要通過電池安全檢測,這個根據各城市不同,有不同的標準,需要司機自己去了解甄別,比如說常州要求續駛里程大于等于400公里。
在此之外,很多地方政策,對車輛的要求也有加碼。上海要求租賃來的車輛需要再固定時間節點之前完成“預約出租客運”變更,否則會永久停運。在成都,非新能源車用于跑網約車,對購車價也有要求,必須大于等于12萬,車齡要小于等于5年。在常州,除了價格要求等同于上海之外,車輛的綜合續駛里程要大于等于400公里才行。
還有司機朋友們要記得檢查自己的行駛證,快到8年的車,如果還打算繼續跑的話,一定要記得提前置換,尤其是新能源車要定期測電池。
其次,平臺的抽成要透明化。司機們日夜掛心的抽成問題,現在也再次做出了明文規定,全國的統一標準,上限在30%,各城市根據這一條準則可以進行細分,比如廈門設定把司機的每公里收入下限設定在1.5,也就是說單價最低不能低于1.5每公里,摒棄了其他亂七八糟的概念,例如信息費服務費什么的。
經過這個改版,司機的收入對比更明顯了,平臺抽成基本上被強制壓在了25%左右,司機的收入幾乎同比提高了15%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平臺還會玩偷換概念這一套,用“獎勵機制”替代抽成減免,這樣就導致司機的收入波動極大,可以說很受平臺“心情”影響。
還有就是駕駛方面,這一點是針對網約車行車安全的,在全國范圍內推行“一車一碼”,車內裝 前后兩路攝像頭以及錄音設備,還要實時接入監管平臺,可以說已經非常規范化了。就算是乘客因為自己手機的設置,關掉了攝像頭,但是錄音是全程且必須開啟的,能夠充分保證司機和乘客的人身安全。
不過說真的,這新標準出來,有利有弊,乘客是樂意了,但是司機覺得事兒更多了,那些原本就靠著跑車養家的人,哪兒還有錢換合規的車?讓這些人怎么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