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浙江衢州市常山縣白石鎮:涵養文明新風尚 爭做有禮白石人

0
分享至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民生無小事工作室】


浙江省衢州市常山縣白石鎮地處浙贛交界處,素有“四省通衢、兩浙首站”之稱,是浙江省的西大門。全鎮總面積46.2平方公里,下轄7個行政村、90個自然村,人口1萬多人,全鎮共有11個基層黨支部、黨員近600名。

近年來,白石鎮以“全國文明鄉鎮”創建為抓手,實施省際共建共享文明有禮窗口建設行動,推動全域和美蝶變,將“涵養文明新風尚,爭做有禮白石人”的愿景變為現實。


白石鎮集鎮全貌

讓文明創建形成集群效應

6月24日,白石鎮白石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洪金松照常來到鎮上巡查衛生情況。他從集鎮主干道一家飯店旁的弄堂拐進去,來到一個有簡易遮陽棚的農貿市場。

農貿市場里,10多個攤販在各自攤位經營,攤位上物品擺放整齊。洪金松邊走邊看,隨手撿起地上的兩個廢棄塑料袋,看到攤位旁散落的菜葉,他叮囑攤主注意保持衛生整潔。

看到賣豬肉的劉大爺,洪金松夸獎道:“老劉,你這里保持得蠻整齊,不錯!”劉大爺聞言,靦腆地笑了笑。在集鎮賣了30多年肉的他,從當初走街串巷吆喝,到現在擁有固定攤位,對如今的市場環境深感滿意。

“早些年菜場就搭好了,可不少人還是習慣在街邊擺攤,覺得外面顯眼,生意好。現在通過環境整治,大家都自覺搬進來了,市場環境也好多了,不再像以前那樣到處是垃圾。”劉大爺說。

自啟動“全國文明村鎮”創建活動以來,白石鎮構建起由黨政主要領導擔任專班雙組長,“班子成員分片包區+專班人員全程指導+鎮村干部包干整治”的三級聯動體系,全員打響創建攻堅戰。同時,建立專班推進、工作例會、巡查檢查、閉環整改、群眾參與五大機制,對集鎮道路、入口、沿街建筑立面、桿線、衛生秩序等方面進行全方位整治提升。

“文明創建工作專班每日例行巡查,發現問題即時交辦相關點位負責人整改,每周通報整改情況。”白石鎮文明創建工作負責人介紹道,“我們還邀請村民代表建言獻策,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市場占道和環境衛生問題,組織全鎮志愿者開展文明大整改行動。”

截至目前,白石鎮已有效整治亂扔亂吐、亂貼亂畫、亂拉亂掛、亂搭亂建、亂停亂放“十亂”問題2100余個,農貿市場環境煥然一新。

讓文明風尚融入精神血脈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端午節前夕,江西省上饒市玉山縣巖瑞鎮太平村村民張玉恩,在白石鎮草坪村文化禮堂為當地村民帶來了一場跨省理論宣講。

宣講中,張玉恩結合他所在地區的生態發展實例,深入淺出地闡述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理念的實踐力量,引起了在場村民的強烈共鳴,拉開了省際文化交流活動的序幕。

當天,白石鎮還組織開展“我們的村晚”文藝展演活動,來自白石鎮和巖瑞鎮兩地的文藝愛好者同臺獻藝。活動中,10多個精彩節目輪番上演,現場氣氛熱烈,掌聲喝彩聲不斷。

“每次鎮里舉辦文化活動,大家都很喜歡,宣講和節目很接地氣,讓村民在潛移默化中摒棄了陋習,提升了文明素養。”觀眾黃君平頻頻為精彩的表演點贊。

近年來,白石鎮圍繞“全國文明村鎮”創建,全面實施文化賦能行動,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打造“15分鐘文明實踐圈”。

——把文化盛宴送到村民“家門口”。實施文化惠民工程,開展首屆浙贛省際“三山”(浙江常山縣、江山市,江西玉山縣)毗鄰鄉鎮“我們的村運”、農村文化禮堂“我們的村晚”、浙贛省際文化走親等活動。

——深度挖掘和宣傳本地榜樣故事。組建浙贛省際宣講團隊,成立大、中、小學紅色文化一體化傳承聯盟,大力宣傳榜樣精神和文明風尚。

——探索校地合作,打造文明創建新樣板。連續3年同浙江理工大學聯合開展文化實踐合作項目;引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十竹齋木版水印技藝”傳承人成立工作室,讓群眾在家門口體驗非遺之美。

據統計,2021年以來,白石鎮累計開展事跡宣講53場,開展寓教于樂的“00后talk”紅色宣講、“大手拉小手、藝繪畫長卷”紅色文化手工等活動43場,圍繞相關事項編排《插翅難飛》《天價彩禮》等特色文藝節目9個,惠及群眾1800余人次。

讓文明力量加速裂變躍升

6月21日上午,白石鎮宣豐大樓內歡聲笑語,來自浙贛兩省的40多名兒童在這里共度了一個別樣周末。

為豐富浙贛省際青少年精神文化生活,“春泥計劃·向陽課堂”應運而生。白石鎮借助學校、群團、文化特派員等師資力量,開設公益課堂:在志愿者的陪伴下,讓孩子們在周末聚在一起,開展課業輔導等活動,讓周末成為孩子們收獲知識與快樂的美好時光。

“之前我和爺爺奶奶待在家里面,有點無聊,現在能和同學們一起寫作業、上興趣課,特別開心!”常山縣白石中心小學學生杜彬彬(化名)高興地說。

為全域推進“全國文明村鎮”創建,實施公眾文明素養提升行動,白石鎮將文明村鎮創建同各項重點工作融合,實現一體蝶變發展。針對未成年人這一重點群體,白石鎮實施浙贛省際聯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項目,打造浙贛省際“為U護苗”工作站。開展“春泥計劃·向陽課堂”,豐富農村留守兒童周末生活,為農村兒童帶去溫暖和陪伴。

此外,白石鎮以“跨省網格”機制共赴省際文明之約,組建“1+3+X”省際文明有禮聯盟,開展“講文明 樹新風 行百禮”浙贛省際文明有禮窗口活動,組建7支文明有禮聯盟志愿服務隊,累計開展文化走親、矛盾調解、衛生整治等文明有禮活動184場。

有事談事解難,無事喝茶談心。近年來,白石鎮在各行政村以文化禮堂、活動室為平臺,創設“民情茶館”溝通服務模式。茶館免費供應茶水、瓜子,群眾既可以上門喝茶聊天,也可以向志愿者反映問題。

有一次,一對夫妻拎著兩大筐蔬菜,氣鼓鼓地走進民情茶館。志愿者見狀立即為他們泡了一杯清茶。溝通得知,夫妻二人常往返常山、玉山兩地趕圩(趕集),但公交線路因運營困難而關停,給他們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

“我們一定會盡力解決!”志愿者記下問題,并作出承諾。沒過多久,志愿者便邀請了常山、玉山兩地相關部門了解相關情況。經過多方奔走協調,兩地公交線路重新開通。村民們紛紛給民情茶館豎起大拇指,“下次再碰到煩心事,我還要來這兒聊聊、喝喝茶”。

白石鎮依托民情茶館,以“民情溝通”模式打開鄉風文明通道。在茶館,由老黨員、兩代表一委員(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退休老干部組成的志愿者隊伍長期坐班,收集民意、傾聽民聲,適時出面調解糾紛。

截至目前,志愿者隊伍共調解矛盾糾紛320余起、解決問題480余個,形成“民情受理、事項流轉、建檔處置、閉環辦結、信息反饋”的完整業務閉環,推動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

志愿者隊伍還在民情茶館與村民積極商討鄉村振興共富點子,以“產業共富”格局筑牢文明認同共識,帶領村民發展草坪紅辣椒產業,促進特色辣椒產品銷售和政策精準落地。

文明創建不僅要有高度,更要有溫度。白石鎮將繼續探索跨省文明共建機制,推動跨省全域文明創建合作帶動兩地產業發展、社會治理、村莊建設等全面提升,持續打造省際共建共享文明有禮示范窗口。

原文刊載于2025年第14期、7月7日出版的《民生周刊》雜志

原標題:《(引題)浙江衢州市常山縣白石鎮實施省際共建共享文明有禮窗口建設行動(主題)涵養文明新風尚 爭做有禮白石人》

民生周刊記者 賈偉 特約記者 馬俊

本文來自【人民日報中央廚房-民生無小事工作室】,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及傳播服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 incentive-icons
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
人民日報社媒體融合發展的平臺,賬號由人民日報媒體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運營
14746文章數 25579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專題推薦

洞天福地 花海畢節 山水饋贈里的“詩與遠方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霍林郭勒市| 从江县| 寻乌县| 江城| 偏关县| 焦作市| 舟山市| 信丰县| 易门县| 兴仁县| 鄂托克前旗| 松原市| 隆德县| 潼关县| 翼城县| 出国| 广平县| 长海县| 高青县| 区。| 顺平县| 突泉县| 阿克陶县| 昆山市| 综艺| 宜昌市| 西城区| 金山区| 思茅市| 万全县| 祁阳县| 西乡县| 分宜县| 新干县| 汕尾市| 余姚市| 青海省| 青铜峡市| 博野县| 闽侯县| 岳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