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財政部一紙文件點燃資本市場。最新發布的《關于引導保險資金長期穩健投資 進一步加強國有商業保險公司長周期考核的通知》(財金〔2025〕62號)徹底改變了險資考核規則:經營指標考核從“年度+3年”變為“年度30%+3年50%+5年20%”的復合模式。
這一變革劍指短期波動焦慮,為長期資金入市打開閘門。當前33萬億保險資金中僅11%配置于A股,距離25%的政策上限存在14%的差額,對應約4.6萬億增量資金潛力。考核長周期化將迫使險資加速涌向高分紅、低波動的核心資產,一場靜默的資本遷移已然啟動。
[舔屏]高股息銀行股:險資舉牌的“壓艙石”[舔屏]
銀行板塊成為此輪政策最明確的受益者。當前十年期國債收益率跌至1.64% 的歷史低位,資產荒背景下,股息率超過5%的銀行股成為險資抵御利率下行的天然避風港。
險資舉牌銀行的核心邏輯清晰:股息率普遍超5%、市凈率(PB)低于1倍,且盈利穩定性強。這些特征完美契合長周期考核對“穩定現金流”的要求。工商銀行、建設銀行等國有大行近年來持續被中國人壽、人保等險資增持,地方銀行同樣迎來機遇。
政策明確要求關注“地方政府、地方央企和地方金融機構的有效協同”,江蘇銀行、北京銀行等區域龍頭因與本地險資存在股權協同和業務聯動,更易獲得持續性資金注入。
?[愛慕]公用事業:現金流“永續機”[愛慕]
水電、燃氣、高速等公用事業板塊憑借“收費權模式”成為險資長周期配置的另一個核心方向。這類企業盈利受經濟周期影響小,現金流可預測性強,與保險資金的長負債期限天然匹配。
以長江電力為代表的水電龍頭,長期股息率穩定在3.5%-4.5%區間,且具備電價上調帶來的盈利彈性;城燃企業如新奧股份、華潤燃氣則得益于居民用氣需求剛性,現金流持續性好;高速運營商如寧滬高速、山東高速擁有區位車流量壁壘,分紅率常年維持在50%以上。
?[送心] 新能源運營商:政策與分紅“雙擊”[送心]
新規中“雙碳政策受益領域”被重點標注,光伏電站、風電運營企業因兼具政策紅利與分紅提升潛力,成為險資新的掘金地。
新能源運營商已完成大規模資本開支,進入穩定回報期。以龍源電力、三峽能源為代表的龍頭,依托央企背景獲取優質資源,利用小時數行業領先。隨著補貼拖欠問題在財政統籌下逐步解決,經營性現金流持續改善,多家企業將分紅比例提升至60%以上。
?[心]區域協同標的:地方險資的“心頭好”[心]
政策明確點出“區域經濟聯動效應”,部分地方國企因與本地險資存在股權或業務協同,可能獲得定向增持。
例如上海國資企業可能受益于中國太保的本地化配置;
廣東公用事業公司與中國人壽南方區域資金的聯動;
長江經濟帶基建股與太平保險的區域協同等。
這些對象通常具備區域壟斷屬性,如某省會城市的水務集團、地方高速公司等,雖然市值規模較小,但因與險資屬地化管理部門存在長期合作關系,更易被納入“長周期考核”下的定投名單。
(因部分作品僅推送粉絲,請保持關注,你的點贊、轉發、收藏是我創作的動力,如有遺漏歡迎評論區補充交流)
免責聲明:本文基于公開資料撰寫,無法保證信息絕對準確。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