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高語陽 實習生 李澤妤
7月8日至9日,湖北省委書記王忠林先后到荊門市沙洋縣、鐘祥市、荊門高新區·掇刀區、東寶區,調研實施產業倍增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王忠林指出,打造漢襄宜“金三角”協同發展的重要節點,努力成為全省支點建設的重要增長極。
2024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北時要求“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作為解題之道,湖北省委、省政府制定實施“七大戰略”,推動各項工作向支點建設聚焦發力。其中,“大力實施區域聯動戰略”壓軸登場。
建立健全武漢、襄陽、宜昌“金三角”協同發展機制,這是湖北省支點建設的重要部署。湖北《關于實施區域聯動戰略整體提升支點區域協同力的行動方案》明確提到,將漢襄宜“金三角”作為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主戰場。
在地圖上可以看到,以武漢、襄陽、宜昌為頂點,江漢平原為腹地合圍而成的黃金地帶,構建出穩固的“金三角”。
“金三角”聯動起湖北省三大都市圈,互相輻射。其中,宜昌、荊州、荊門三地經濟總量2022年成為全省繼武漢都市圈以后,第二個跨越萬億的都市圈。
為何稱為主戰場?
無論是“金三角”的提法,還是“主戰場”的定位,都凸顯了漢襄宜“金三角”協同發展戰略在湖北省發展全局中的地位。
武漢、襄陽、宜昌是湖北經濟大盤的穩定器,堪當重任。2024年湖北經濟實現生產總值60012.97億元,同比增長5.8%。漢襄宜“金三角”貢獻最大:武漢貢獻了35%的GDP,襄陽、宜昌加起來貢獻了20%的GDP。
早在2003年,湖北省明確,武漢作為全省的龍頭與中心城市,襄陽(當時稱襄樊)、宜昌為省域副中心城市,由此拉開了“一主兩副”發展格局。其中,武漢是核心樞紐,2024年經濟總量位中部省會城市首位,襄陽、宜昌GDP去年雙雙突破6000億元大關,是中部地區11座省域副中心城市中前兩名。
因此,武漢、襄陽、宜昌為頂點打造漢襄宜“金三角”協同發展格局,聯動三大都市圈,對于湖北省是名副其實的“主戰場”。
今年湖北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著力提升三大都市圈能級和功能,推進武漢、襄陽、宜昌“金三角”大空間協同發展,高水平建設武漢新城、襄陽東津城市新中心、宜昌東部產業新區,打造引領湖北、支撐中部、輻射全國、融入世界的重要增長極。
王忠林此次前往的荊門,是宜昌、荊州、荊門都市圈的重鎮,其地理條件優越、交通區位重要、產業基礎良好,是漢襄宜“金三角”協同發展的重要落子。
王忠林指出,隨著荊荊高鐵、沿江高鐵、襄荊高鐵陸續開通,荊門發展將迎來新的歷史機遇。
“要切實理清發展思路,堅持目標牽引,凝聚市縣力量,在推動高質量發展進程中努力打造漢襄宜‘金三角’協同發展的重要節點,為支點建設注入強勁動能。”
產業是強市之本。在產業發展上,荊門有其比較優勢。
例如,荊門是湖北搶先布局鋰電池產業的一個縮影。目前,荊門高新區已成為華中地區鋰電池產能規模最大、產業鏈布局最全的地區。王忠林此次行程中,前往湖北億緯動力有限公司,這是鋰電池產業的龍頭企業。億緯鋰能鋰原電池連續7年銷量全球第一,動力儲能電池名列市場前茅。
再例如,荊門正在加速向千億級汽車產業邁進。2022年至2024年,荊門高新區汽車產業產值從182.4億元躍升至524.6億元。此前,荊門汽車零部件產業已有福耀玻璃、中集底盤、玲瓏輪胎等企業,2020年10月總投資60億元的長城汽車荊門整車生產項目簽約,填補了荊門整車制造的空白,汽車產業鏈條不斷完善,產值取得突破。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荊門分公司也列入了王忠林此次行程。
荊門市如何打造重要節點?“大抓產業、主攻工業。”王忠林指出,要系統梳理新能源新材料、汽車制造、循環經濟、低空經濟、農產品加工等重點產業,發揮龍頭企業引領作用,厚植產業競爭新優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