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上海的交通,大家總能說出一長串:地鐵四通八達,高鐵四通八達,飛機能飛全世界……作為長三角的“心臟”,上海的“鐵公水空”立體交通網早就成了城市發展的“大動脈”。最近,又有兩條鐵路傳來好消息,一條計劃今年全面開工,一條2027年就能通車,不僅能讓出行更方便,還能帶動沿線一大片區域發展,住在附近的居民怕是要偷著樂了。
滬乍杭鐵路:上海到杭州30分鐘直達?2025年開工,2029年通車
先來說說第一條——滬乍杭鐵路。光聽名字就知道,這是一條連接上海、乍浦(浙江嘉興)和杭州的鐵路,全名“上海至乍浦至杭州鐵路”。別看名字里帶“乍浦”,它可是滬杭之間的“新捷徑”,以后從上海去杭州,可能又多了個更快的選擇。
這條鐵路具體怎么走?起點在上海浦東的四團站,這里能接上已經通車的滬蘇通鐵路,然后一路向西,穿過奉賢區、金山區,出上海后到浙江嘉興的乍浦站,再往南連上杭州到乍浦的鐵路,最后鉆進杭州的鐵路樞紐。整個線路全長約192公里,其中上海段就占了80公里,差不多是“半壁江山”。
懂行的朋友可能會問:“速度怎么樣?”放心,這條鐵路設計時速350公里,跟現在的滬杭高鐵一個級別,而且用的是無砟軌道——就是那種不會因為鐵軌下面的石子松動影響速度的軌道,跑起來又快又穩。全線要設10多個車站,四團、奉城、南匯新城、金山園區、乍浦這些地方都有站,以后住在奉賢、金山的居民,在家門口就能坐上高鐵,不用再繞去市區換乘了。
不過這條鐵路修起來可不簡單。全線橋隧占比超過70%,意思是差不多七成的路段要么是架在橋上,要么是穿在隧道里。為啥要這么修?一方面是上海和浙江沿線水網多、城鎮密,架橋打隧道能少占耕地、少拆房子;另一方面,這樣也能保證線路更直,跑得快。光看這工程規模,就知道是個“硬骨頭”。
那現在進展到哪一步了?目前可行性研究報告已經寫完了,正在抓緊辦用地預審、規劃選址這些前期手續,初步設計也在細化。去年6月,上海和浙江還專門開了會,把這條鐵路和滬蘇嘉城際鐵路(上海段)的銜接方案定了下來,以后換乘更方便;7月的時候,上海段沿線的浦東、奉賢、金山這幾個區,已經開始摸查哪里要征地、哪里要拆遷了,為后面招標施工騰地方。
按計劃,這條鐵路今年就要全面開工,2029年建成通車。算算時間,也就四年多,不算太久。
可能有人會問:“已經有滬杭高鐵了,為啥還要修這條?”這里面門道可不少。
首先,它能補上上海東南部的“交通短板”。現在上海的高鐵大多是南北向或東北-西南向,東南部的奉賢、金山一帶,東西向一直沒有高鐵,居民想往西去浙江,或者往東進市區,要么繞路,要么坐慢悠悠的普速列車。這條鐵路一通,相當于給這片區域加了條“東西向快速通道”,以后從奉賢奉城到金山園區,可能十幾分鐘就到了。
其次,它是滬杭之間的“第二快速通道”。現在滬杭高鐵最快45分鐘,但這條線因為線路更直,預計只要30分鐘——早上在上海吃碗生煎,半小時后到杭州喝碗片兒川,完全不是問題。而且現在的滬杭高鐵早就飽和了,節假日經常搶不到票,“第二通道”能分流不少壓力,以后買票會更容易。
更重要的是,它能串起一大片“產業黃金帶”。浦東是上海的科創中心,金山有石化基地,嘉興濱海新區是浙江的臨港產業重地,杭州更是數字經濟高地。這條鐵路把這些地方連起來,企業運輸貨物、人才跨城上班都會更方便,長三角南翼的“滬杭甬”產業帶說不定能跑得更快。
滬渝蓉鐵路上海段:崇明、寶山居民盼了多年,2027年就能通車
再來說說第二條——滬渝蓉鐵路上海段,大家更熟悉的名字可能是“北沿江高鐵上海段”。這條線可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鐵網里沿江通道的核心部分,地位相當重要。
它的走向也很清晰:從江蘇南通啟東市過來,往西進入上海,先經過崇明區,再穿過寶山區,最后到寶山區的楊行站,在這里接上滬蘇通鐵路。上海境內全長約100公里,設計時速也是350公里,同樣用無砟軌道,跑起來嗖嗖的。
全線就設兩個站,但個個都是“重量級”。一個是崇明站,專門服務崇明居民;另一個是上海寶山站,這可是個新建的綜合交通樞紐——以后在這里,高鐵、城際列車、地鐵19號線(在建)、公交車都能換乘,相當于一個“交通大轉盤”,住在寶山的朋友以后出門,不用再往市中心擠了。
這條鐵路的上海段,算是全線最難修的一段之一。為啥?因為要過長江,還要穿崇明的生態保護區,施工難度不小。但進度一點沒落下:2022年9月就全面開工了,到現在已經完成了60%的橋梁樁基施工,也就是說,底下的“地基”已經打了一大半,接下來就要開始架梁、鋪軌了。
按計劃,整條北沿江高鐵2027年就能通車,上海段肯定能跟上這個節奏。還有兩年多,住在崇明和寶山的朋友,再等等就能坐上了。
這條鐵路的意義,用“打通任督二脈”來形容一點不夸張。
對住在崇明的居民來說,這絕對是“天大的好消息”。現在去崇明,要么坐輪渡,要么走長江隧橋,開車最快也要1個多小時,遇到堵車就沒譜了;坐公交的話,從市區到崇明城橋鎮,差不多要2小時。高鐵一通,從崇明站到寶山站估計20分鐘,再轉地鐵19號線進市區,全程可能40分鐘左右,比現在快了一半還多。以后周末去崇明玩,當天來回更輕松,島上的生態旅游、農家樂說不定會更火。
對整個長三角來說,它是北沿江城市群和上海“1小時通勤圈”的關鍵紐帶。江蘇的南通、泰州、揚州,安徽的合肥、南京這些沿江城市,以后通過這條高鐵到上海,最快1小時內就能到。想想看,以后在南通上班、上海安家,或者在上海開會、下午去合肥見客戶,都跟在同一個城市里穿梭一樣方便。
而寶山站的建成,還能給北部區域“提氣”。一直以來,上海的鐵路樞紐主要在虹橋、上海站、上海南站,北部的寶山缺乏大型交通樞紐。寶山站建成后,不僅能分擔其他車站的壓力,還能帶動周邊商業、服務業發展,說不定會成為北部的一個“新地標”。
兩條鐵路,一條連接滬杭,一條貫通沿江,看似各走各的,實則都是上海“向外輻射、向內暢通”的交通布局。等它們建成后,上海的“1小時長三角圈”會更結實,居民出行更方便,產業聯動更順暢——這大概就是“交通強國”帶給我們的實實在在的好處吧。讓我們一起盼著它們早日通車,到時候坐著高鐵去打卡沿線的風景,想想就很期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