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師范學院“曦望”興研突擊隊(通訊員 冼亮)
清晨的露水還掛在稻穗上時,我已經和隊員們搬著二十杯奶茶走在鄉間小路上了。這是我們提前一天統計好的需求 —— 留守兒童之家的孩子們念叨了好幾天 “想嘗嘗珍珠奶茶”,駐村的李老師總說 “不用麻煩”,但我們還是悄悄記在了心上。?
當孩子們舉著奶茶杯笑得眼睛瞇成一條縫時,我舉著相機的手頓了頓。作為宣傳組組長,我習慣用鏡頭記錄一切,可此刻鏡頭里晃動的笑臉、沾著奶漬的鼻尖,比任何構圖技巧都更有力量。有個扎羊角辮的小姑娘踮腳把半杯奶茶塞給我:“老師也喝,甜的。” 那瞬間突然明白,三下鄉不是單向的付出,而是我們和這片土地在交換溫暖。?
下午和文藝組、共建組去村委會大院測量舞臺場地時,日頭已經有些烈了。文藝組的同學拿著節目單比劃走位,共建組的男生趴在地上拉卷尺,我則在一旁用無人機測繪場地俯視圖。“舞臺進深再加半米,不然舞龍隊轉不開身。”“音響得放在東南角,避開回聲區。” 大家七嘴八舌討論著,卷尺在泥地上拉出歪歪扭扭的直線,汗滴砸在測量本上暈開小小的墨團。?
突然想起出發前,宣傳組的任務清單上只有 “拍攝活動素材”“撰寫新聞稿” 這類字眼。可現在我蹲在地上幫著扶卷尺,聽著隊員們為了 “要不要給老人專設座位區” 爭得面紅耳赤,才懂得三下鄉的意義從來不在各司其職的清單里,而在這些打破邊界的協作中。就像此刻,我的相機不僅拍下了測量場景,更記下了文藝組組長為了調整方案,把草帽摘下來當扇子給大家扇風的樣子。?
夜幕降臨時,我坐在村委會臨時辦公室整理素材。電腦屏幕上,白天的照片在文件夾里排著隊:孩子們捧著奶茶的特寫、測量場地時交疊的影子、路邊阿婆送我們的一籃青提…… 宣傳組的日常工作是寫稿、剪輯、發推送,但今晚敲下的每一個字都格外鄭重。?
當 “鄉村振興不是口號,是孩子們喝到奶茶的甜,是舞臺場地丈量出的期待” 這句話出現在文檔里時,窗外傳來蟲鳴與隊員們的笑鬧聲。我望著遠處星星點點的燈火,突然清晰地感受到,我們記錄的不只是活動軌跡,更是一群年輕人和一片土地的雙向奔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