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時代,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已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路徑。而在山西,陽泉閥門股份有限公司正以其獨特的發展軌跡,成為傳統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的典型代表。
7月7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蒞臨陽泉閥門股份有限公司考察。總書記深入企業生產車間,仔細察看產品展示,與現場工人親切交流,全面了解山西在產業轉型升級、推動高質量發展等方面的情況。此次考察不僅體現了國家對傳統產業轉型的高度重視,也為陽泉閥門的未來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閥門,作為工業流體控制系統的核心部件,素有現代工業“守門人”之稱。陽泉閥門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24年,在近百年的發展歷程中,它見證了中國工業的崛起與變革。然而,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下,陽泉閥門也曾面臨嚴峻挑戰。多年前,車間老化、設備陳舊,再加上環保政策的嚴格要求,產品的生產和銷售陷入困境,企業仿佛置身于“寒冰期”。
但陽泉閥門并未被困難擊倒。2021年,企業緊緊抓住改革機遇,實施“退城入園”戰略,搬遷至陽泉高新區智能制造產業園。這一舉措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轉折點。此后,陽泉閥門開啟了全面轉型之路。一方面,企業投資3000余萬元購置先進設備,大力推進智能化數字化改造。在如今的生產車間里,數控龍門銑鉆床、數控激光切割設備、焊接機器人等一應俱全,數字化氣息撲面而來。其中,5.7米立式數控車床格外引人注目,它能夠加工直徑2.8米的大閘閥,加工精度達到微米級,展現出強大的制造能力。另一方面,陽泉閥門不斷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有效降低采購成本,實現降本增效。同時,充分發揮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激發員工創新創業的積極性。
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讓陽泉閥門實現了涅槃重生。如今,企業的生產設備數字化、智能化程度大幅提升,產品附加值高,市場競爭力顯著增強。憑借卓越的表現,陽泉閥門成功躋身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行列。截至目前,企業已先后研制出10余類、120個系列、1300余個規格的閥門產品,其中58個品種填補了國內空白,10個品種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煤氣閘閥、電動翻板閥、硬密封蝶閥等龍頭產品暢銷海外,低壓大口徑煤氣閥更是占據了國內市場60%以上的份額。
值得一提的是,陽泉閥門在科技創新方面不斷取得突破,尤其在氫能閥門領域成績斐然。在車間里,產線工人只需輕點數字設備按鈕,數控機床就能有序運轉,生產出氫能管道閥門的零部件。2024年,陽泉閥門成功突破技術瓶頸,研發出具有超高密封性能的氫氣球閥。這款產品不僅能夠實現對氫氣流量的精準調控,還在主體材質、密封技術等方面進行了大量創新,有效解決了氫脆、耐腐蝕和高壓密封泄漏等難題。
為了持續提升科技創新能力,陽泉閥門始終堅持研發立企、標準興企的信念。近年來,企業不斷加大科創和技術研發投入,累計投入6200余萬元用于產品研發。設立技術創新中心,組建專業研發團隊,積極開展技術攻關。如今,企業的技術創新中心已升級為省級技術中心。此外,陽泉閥門還擁有兩個博士工作站,6名博士駐企工作,并加入“中國氫能產業聯盟”,聯合攻克氫能閥門等關鍵技術難題。
從一季度的營收數據便能看出陽泉閥門的強勁發展勢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23%,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63%,實現了“開門紅”。陽泉閥門黨委書記、董事長楊亞蓉表示:“我們將始終瞄準市場搞科研,不斷提升產品科技含量,持續優化產品結構,推動閥門產業向新向智發展。我們要把握市場需求,強化科技創新,推動泵閥產業轉型升級,讓傳統產業煥發新活力,為建設制造強國作出更大貢獻。”
陽泉閥門的成功轉型,不僅為山西傳統產業的發展樹立了榜樣,也為全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寶貴經驗。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相信陽泉閥門將繼續砥礪前行,在高端制造領域創造更多輝煌,書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精彩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