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度的高溫下,屋子里悶熱得如同大蒸籠,陳龍的父親緊握蒲扇奮力扇動,背上那件舊T恤早已被汗水浸透,緊緊貼著脊梁。
而廚房里,母親蹲在地上擇菜,汗珠不斷從她臉頰滾落,搭在頸間的毛巾也吸飽了水汽,濕漉漉地搭著,空調遙控器安靜地躺在茶幾上,光潔得沒有一絲灰塵,顯然閑置已久。
“別開!”父親瞧見兒子伸手去拿遙控器,猛地起身阻攔,豆大的汗珠正順著他下巴滴落,他卻梗著脖子,語氣固執,“剛散步回來有點燥,歇會兒就好,開那玩意兒干啥?費電!”
廚房里的母親也探出頭,聲音帶著熱氣,“真不用開,風扇吹著就挺好,空調吹多了還容易著涼。”
這一幕被陳龍拍下發上網,瞬間戳中了全國兒女的心窩,網友紛紛留言,“太真實了,我家老人也這樣!”“老一輩省慣了,熱得衣服濕透也不舍得開空調。”
為什么明明裝了空調,老人卻寧可蒸桑拿?陳媽媽抹著額頭的汗珠,嘴里念叨著,“飯還沒燒好呢,等忙活完了,我再舒舒服服開空調。”
一旁的陳龍急得在客廳里直打轉,“媽!這都四十幾度的天兒了,在屋里干活也得開啊,您怎么這么固執!”母子倆你一言我一語,誰也說服不了誰。
這時陳爸爸從屋里出來,立刻加入兒子的陣營,“每次都是等我起床后才開空調。”結果引火燒身,被老伴一頓數落,“你剛剛起床你還發聲音啊?每天幫你把飯燒好,茶泡好,你起來就能吃,”老爺子被懟得只能雙手合十賠笑,陳龍站在一旁哭笑不得。
老一輩的“空調恐懼癥”背后,其實藏著兩代人的情感密碼,“你小時候沒空調,大夏天不也過來了?現在條件這么好,這點熱算個啥。”
陳爸爸的這句話,道出了多少老人的心聲,他們不是不怕熱,而是骨子里的節儉已經成了本能,經歷過物資匱乏年代的人,對每一度電都有種近乎執念的珍惜。
更令人心酸的是陳媽媽后來吐露的真話,“你爸這幾天膝蓋不得勁,總說空調風硬,我怕他不高興,就沒敢開。”原來老兩口的“摳門”里,還藏著相濡以沫的體貼。
陳龍直接按下空調開關,“省那點電費,真中暑了去醫院,花的錢夠開一夏天空調了!”這句話點出一個扎心真相,電費交給供電公司,總比交給醫院強。
全國兒女的智慧體現在與“空調倔強癥”斗智斗勇中,面對老人的固執,網友們各顯神通。
有人編了個美麗的謊言,“媽,政府給80歲以上老人水電費減半!”然后偷偷把父母家的水電綁定在自己手機上繳費。
上海一位網友曬出父母的電費單,三伏天里一個月才用一百多度電,讓人又心疼又好笑。
之后,他把空調調到26度,轉身去廚房端出冰鎮綠豆湯,媽媽還在嘮叨他瞎操心,結果不到十分鐘,老兩口靠著沙發打起了盹,臉上的汗干了,睡得格外安穩。
他偷偷拍下這一幕發到了朋友圈,“40度的天,空調必須開!爸媽的‘嘴硬’,就得這么治!”
陳龍悄悄“查崗”父母家,這已不是頭一回了,上一次他突然造訪,就撞見老兩口飯桌上擺著三碟咸菜,配著剩飯。
母親當時還振振有詞,“今天就想清清淡淡喝點粥,難不成天天都得大魚大肉?”老夫妻倆日常的拌嘴更是趣味橫生。
陳爸爸隨手找了塊藍抹布墊在茶壺底下,立刻被老伴兒嫌棄地一把奪走,他像獻寶似的端出珍藏的明黃色“宮廷風”茶杯,又馬上遭到調侃,“喲,您這是要登基當皇上了?”這些看似尋常的斗嘴,正是他們攜手半生、心意相通的獨特密碼。
陳龍看得透徹,“其實知道母親是舍不得開空調,也不是一定要改變她。看空調開沒開只是借口,主要是去看父母過得好不好。”
這輕輕一點,道出了千萬兒女心事,我們哪是管空調?分明是管不住那顆牽掛的心
參考信源:
抖音賬號——演員陳龍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