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日報消息,7月9日外交部記者會上,特朗普稱中國對美貿易“非常公平”,毛寧回應中方一貫按三原則處理中美關系。特朗普這番表態很不尋常。要知道,他此前在貿易問題上言辭強硬,將對美有貿易順差的國家都視為“不公平”,還以此為由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個國家和地區加征關稅。如今態度突變,并非良心發現。
這源于中美貿易對抗的轉折。此前特朗普強行對華加征關稅,引發激烈對抗,5月日內瓦會面后,他暫時放棄傾軋,開啟貿易對話。顯然,中方憑借準備和底氣,讓他沒了針對中國的底氣。眼下中美貿易對話持續,美國商務部長稱下月代表團訪華談合作,日媒還透露特朗普年內可能訪華。他想合作,即便心里不服,也得高度評價中美關系。
美國防長赫格塞思(資料圖)
但這局面未必長久。美國政壇反華風氣濃厚,一旦渡過難關,仍可能設法損害中國。我們得保持警惕。值得關注的是,特朗普近期對14個國家加征最高40%的關稅,可這些國家無一服軟。泰國副總理表態“戰斗到底”,日韓也召開緊急會議要周旋到底。他沒信心真執行,只能將關稅執行期延到8月1日施壓,卻低估了各國。
這種情況下,特朗普急著找中國。美國財政部長希望幾周內與中方會面,他自己也急著開啟中美第三輪談判。原因有二。一是其他國家觀望中國態度,中國不松口,它們就不會輕易跟美國簽協議。二是美國稀土短缺問題加劇,福特汽車部分生產線要停產,軍工巨頭也受影響,急需解決。中美關系的走向還體現在其他層面。7月10日,謝鋒大使在“鼓嶺緣”中美青少年合唱周上致辭,提到要答好“中美能否正確相處”的世紀之問。
特朗普(資料圖)
今年中國領導人同特朗普總統兩次通話,為中美關系定向。青年是中美關系的未來,越來越多中美青年合作應對全球挑戰。而美國在軍事上動作不斷。7月10日起,美軍舉行“部隊重返太平洋”演習,持續兩周,投入5.3億美元,300余架戰機參與,涵蓋關島、菲律賓海及臺海周邊,還聯合19國演練,強化盟友協同,針對中國反介入體系,加劇西太緊張,推進“印太戰略”。
在北極地區,美軍“紐波特紐斯”號核潛艇9日首次抵達冰島。美國《2024年北極戰略》強調擴大軍備和監視,加強與盟友合作以確立霸權,還炒作中俄在北極合作。俄方表示不允許主權受侵犯,中方則駁斥美方歪曲,稱將按原則參與北極事務。中國應對美國的動作有自己的策略。增強區域防御能力,發展先進武器,優化海空協同,提升情報和打擊能力,推進關鍵領域技術建設。
B-2隱形轟炸機(資料圖)
拓展國際合作,借“一帶一路”深化經貿聯系,中歐班列2024年開行量和貨運值可觀,加強與東南亞國家產業協同,調整能源進口,推進跨境支付網絡國際化。完善國防動員體系,借鑒經驗完善法規,開展安全教育,在核心利益上堅決行動。中美關系復雜多變,特朗普的表態只是當前局勢的一個縮影。未來如何發展,還需持續關注雙方的每一步行動和互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