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耗費3年多,在侵占的南海鴻庥島上大興土木,如今面積足足擴大了十倍,甚至比我國臺灣省控制下的太平島面積還要大,但令越南萬萬沒想到的是,我國在鴻庥島周圍已經進行了戰略包圍式布防,使其退無可退,那么,我國究竟進行了哪些精妙布局?
越南非法吹填的鴻庥島
鴻庥島地處我國南沙群島中鄭和群礁的南部邊緣,向北距離太平島僅22公里,南側毗鄰九章群礁,島嶼呈橢圓形,東西長560米,南北寬180米,原本面積只有0.08平方公里,處在一個長條形的礁盤上,礁盤面積能夠達到2.56平方公里。該島自古便是我國固有領土,自漢代到元明清,都曾與南海諸島一同詳細記錄在歷朝歷代的疆域圖、航海圖等官方地圖上。民國時期,曾將其命名為南伊島,雖然1931年和1939年,包括鴻庥島在內的南沙諸多島礁,曾先后被法國和日本侵占,但根據二戰《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我國成功收復失地。
1947年,為紀念1946年派軍艦接收南沙群島,于是以中業艦副艦長楊鴻庥名字命名該島,1983年我國公布南海諸島部分標準地名,也繼續沿用了鴻庥島這一標準名稱。
然而1973年,鴻庥島被南越非法侵占,1975年越南統一后,趁機“接管”該島。
多年來,越南一直將鴻庥島視為在南海的重要戰略支點之一,試圖通過擴建鴻庥島,增建在南沙海域的軍事存在。尤其是2022年,越南從荷蘭進口的專業吹填船,造島速度能力突飛猛進,于是馬不停蹄開啟了為期3年多的南沙填海造島工程,如今的鴻庥島面積已經擴大了十多倍,達到了0.6平方公里,要知道鴻庥島北側不遠處的太平島,作為我國臺灣省在南沙的關鍵戰略支點,面積大約0.43平方公里,并且太平島也是南沙群島中最早建設的島嶼之一,如今鴻庥島已經比太平島還要大了,可見越南的“用心良苦”。
并且根據衛星圖像顯示,鴻庥島上的機場跑道和港口都已經初具規模,島嶼內部還有一座人工挖掘的潟湖,開口朝南,可供軍艦、海警船、漁船在此躲避風浪和休憩補給,另外島上還部署了雷達站、軍營等設施,試圖為長期駐軍創造條件。越南計劃將其打造為在南海爭奪權益的前沿陣地,與同樣被其非法占領并吹填的南威島、無乜礁、畢生礁、柏礁、大現礁、日積礁等十余座島礁構成島鏈網體系,形成遠海作戰能力。
同時,鴻庥島又地處南海國際航道附近,航運價值巨大,周圍海域又蘊藏著豐富的漁業和油氣資源,越南通過建設該島,試圖將其作為跳板,便于攫取更多南海資源。
只是中國的反制遠比越南想象的還要更堅決、更系統、更具戰略定力,如今的鴻庥島早已被中國的戰術性布局“團團包圍”。
我國在鴻庥島附近的絕妙布局
鴻庥島西偏北16公里處,是我國吹填的南沙人工島之一南薰島,該島礁同屬于鄭和群礁,地處群礁西南端,礁盤呈心形,長約1400到1850米,2013年我國開始對南薰礁進行吹填作業,雖然面積不大,只有0.18平方公里,但島上建有綜合性港口,可停泊驅逐艦,還有停機坪、雷達站等設施,已經具備海陸空戰略攻防能力。鴻庥島東南側33公里處是我國在九章群礁建設的東門島,東門島在2013年通過擴建,面積達到了0.08平方公里,雖然是我國在南沙吹填的七個人工島中最小的一個,但該島礁上配備了完善的防御設施,并且部署有導彈陣地和防空系統。東門礁和南薰礁互為犄角,一南一北便能對鴻庥島形成夾擊,并且在鄭和群礁最東端的安達礁也由我國駐守,也能向東對南薰礁進行支援,加上北側太平島,可與南薰、東門形成三位一體的火力監控網,對鴻庥島進行戰略包圍。
另外,鴻庥島向東與仁愛礁相距170公里,中途還有我國更先進設施更完善的美濟島,再往北88公里處是渚碧島,往西175公里是永暑島,鴻庥島又恰好處于永暑、渚碧、美濟形成的大三角防御體系內,這三大人工島機場跑道長達3000米以上,可起降殲16等大型戰斗機和預警機,作戰半徑可覆蓋整個南海,處在三角核心區內的鴻庥島也因此更加無處遁形。
雖然考慮到大局,避免南海局勢升級,我國秉持著克制與合作的戰略理念,并未對越南近年來的非法吹填行為做出強硬措施,但越南也決不能低估中國捍衛主權的決心,任何試圖通過非法“構建”強化侵占的行為和目的,最終都將化為泡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